一生只见一次面,为何不珍惜?

如果我们走在路上,看到马路上这些人,你会不会想到这些人跟我们一面之缘,为什么不欢欢喜喜笑脸相迎?这种缘分,一面之缘,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。因此,明白了,觉悟了,就应当跟一切众生结善缘,结欢喜缘,不要结恶...

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

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四缘生法」,如果没有缘不会成为一家人。缘很复杂,世尊善于教学,把很复杂的缘归纳为四大类,这个四大类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这就说明六道里面的关系,因果的关系。 过去生中父母对这个...

关爱这些人,比供养佛菩萨更殊胜

关爱这些人,比供养佛菩萨更殊胜! 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,讲过一个故事:从前,有位姓董的比丘尼,在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,买了很多很多供品。 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,感到有些疲倦,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。恍惚...

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

世尊在一切经里面常常叮咛嘱咐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如果我们把世尊这一句的教训真的做到了,你就能够速得圆满。这句话的意义很深很广。受持,受是接受,佛跟我们所说的,我们是不是真的懂得、真的明白、真的...

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

佛在经上讲的点点滴滴,都是我们自己本身的事情,都是说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。佛的能力现前,我们能力不能现前,不能现前是有障碍,把这个障碍除掉,我们能力就恢復了。佛是希望我们各个人都恢復自性本具的德能,...

读经,要深解义趣

读经非常重要,难怪世尊在经典里面,不但教我们要读经,还要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。对于经典讲的这些道理,要深深去理解,你解得愈深、解得愈广,你运用就愈自在。一定要用在生活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佛...

熏习,一天都不能中断

佛讲过,你在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,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,你自己的意思都是错误的,你是凡夫知见,你是轮迴知见。随顺你自己的意思,你决定造轮迴业,这佛讲的是真话。没有开悟之前,怎么办?随顺佛的教诲,你经教不...
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

要晓得世法、佛法都必须要建立在安定的社会基础上,所以社会安全是第一重要,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。你明白之后,你才会真正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如何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平,这是大功德,大好事。 你扰乱这个社会,受...

这个世间是假的,不是真的

我们在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修真诚心。人家虚假对待我,不管他,我们要真诚待人。在一切境缘当中修清净行,修平等行,修清净心,不染污,能够舍贪瞋痴慢,你心就清净了。修平等心,于一切法里头不要分别,不...

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

能够学习佛菩萨舍弃自己的妄想,舍弃自己的分别执着,以真诚的爱心,无私的布施供养,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,这样的人才会觉悟,这样的人才会开智慧。要晓得智慧跟烦恼是一桩事情,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没有放下自私自...

海贤老和尚的表法

『譬如大火,焚烧人身』,这是比喻五烧,五烧是现前受的。「若人能於五痛五烧之中,专一其心,制止意业之三恶。端正身心,言行如一,诚实不欺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则能得福,度脱生死。」你看念老这几句话劝告我们...

都在一念之间

世尊在大乘教里常跟我们讲,佛无有定法可说,为什么?整个宇宙剎那剎那在变化,根本就没有定法,所以佛度化众生也没有定法。大乘教里面佛常讲,「一切法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心能现能生,所现所生这些法它会产生变...

指出我们过失的是我们的恩人

任何人批评,只要有批评,说我们过失,我们会很认真的检讨,立刻改进,所以进步快。原因是天天在找过失,天天在改正过失。改过就是进步、改进,你不改,你怎么会有进步?所以能够指出我们的缺点,告诉我们缺点,这个...

净土法师:婬与杀的关系

【又或交结聚会。兴兵相伐。攻劫杀戮。强夺迫胁。归给妻子。极身作乐。众共憎厌。患而苦之。】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,杀、盗、婬,婬最容易犯,也最可怕,它跟杀有分不开的关系。这个罪过,婬再加上杀,就是无间地狱。...

修行必定苦尽甘来

苦与乐也是无常的:有些人上半生富裕快乐,是有地位、有财富的大领导,下半生却穷困潦倒,沦落为无依无靠的乞丐;也有些人上半生痛苦不堪,“文革”时成为批斗对象,而得到平反以后,下半生幸福美满,短短几十年中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