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别人若有所希求,就不是菩提心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无条件、无希求的帮助众生,这是佛在经论上说得很多。帮助别人,对别人有所希求,这不是菩提心,这个心不清净。要完全没有希求的心,这也是一般世人不容易做到的,解得不够深,解得不够透彻,就难了!为一切众生能牺牲自己,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,何况其余?

我们为一切众生,众生有需求的时候,我们要想成就他,要想满足众生的愿望,很不容易做到。什么原因?处处顾虑到自己的利益,虽然知道也想帮人,但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,帮助别人需要细细考量一下我自己的利益,如果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的妨害,就不肯做了;或者是有小小的妨碍,帮助别人的愿心就退失了。这些事情,不必看别人,自己冷静反省反省就发现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30137.html

我也知道佛在经上的教诲是善的、是正确的,可是我们在生活行为里要想做,那考量就多了,不能将佛的教诲百分之百奉行。追究起根本原因,不能放弃自己的利益,不能放弃自己对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的受用,众生总是希望又可以帮助别人,又不失自己名利、五欲六尘的享受,一切兼而有之,这多么好!可不可能?给诸位说可能,但是决不是现前这个阶段,现前你是生死凡夫,你享受五欲六尘之乐,你决定会堕落。

利益众生的是善,利益自己的是恶,这是佛法讲善恶永远不变的标准。念念都为利益众生,这是大善,你的果报不可思议。凡夫愚痴,念念为自己,纵然想帮助别人,非常有限。能够将自己的利益分出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给别人,他就觉得我做了很多好事、做了很多善事。这是不错,是做了善事,能不能出三界?不能。为什么?把自利看得太重了。

存一个纯善之心,然后随分随力去做好事,你力量能做得到的尽量去做,做的时候要做得干干净净,绝不求果报。为了果报去行善,你的意已经不善,为什么?有条件的。无条件的善是真善,不求果报的善行,果报最殊胜。

真正觉悟的人,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觉悟的形象是什么?先利益众生。觉悟的人一定先照顾众生、照顾别人,帮助别人心得清净,帮助别人破迷开悟。所有一切作为是为众生的,今天讲的为社会、为大众,而不是为自己。自己确确实实肯牺牲奉献,奉献自己的体力,奉献自己的财力,奉献自己的精神、时间,为众生造福,这是觉悟的人。迷惑的人,念念为自己。这两种人差别在哪里?觉悟的人他的前途是光明的,他走的是佛道,他走的是菩萨道;迷惑的人他走三恶道,怎么回事情?大家很清楚,迷的人增长贪瞋痴,他增长自私自利。觉悟的人,增长戒定慧。

如果我们对一切众生也是无条件的尽心尽力的帮助别人,我们与诸佛菩萨的感应就特别的显着。为什么?佛用这个心,我们也用这个心,心心相应,有特别显着的感应。

放下一切的欲望,放下自私自利。念念想众生,不要想自己;想别人的利益,不要想自己的利益;这个好,自己所得到的是不可思议的;念念为自己,所得到的非常有限。我们肯帮助别人,众神会帮助我们,感应不可思议,完全是一片真诚,我们得到的回报。

但是我们并没有希求回报,我们念念只是帮助佛法、帮助众生,希望佛法能够久住世间,希望众生有机缘能够闻佛法;除此之外,我们没有其他的念头。所以一切都得到诸佛护念,都得到龙天善神的护持,得到他们帮助。

看到众生有苦难,我们帮助他离苦得乐,这个心叫菩提心。菩提心是纯净纯善之心,清净平等觉是纯净,大慈大悲是纯善,帮助别人,惠以真实之利,不求报偿,这是纯善。帮助别人有报酬、有条件不叫纯善,是善,不能叫纯,无条件的帮助别人,这叫纯善。由此可知,菩提心就是纯净纯善的心,菩萨行就是纯净纯善的行为,这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。

妻子想堕胎,佛加持保住了孩子 学佛修行

妻子想堕胎,佛加持保住了孩子

妻子想堕胎,佛加持保住了孩子。 记得大概是6.14号这天,妻子对我说月经已经推迟两天没来了,可能是怀孕了。听到这句话心一下子揪了起来,因为现在家庭情况不太好,家里有欠债,而且已经有了一个男孩了,再来一...
如何伏烦恼? 学佛修行

如何伏烦恼?

佛法的因缘,净宗因缘是无比的殊胜,到哪里都听得到阿弥陀佛,听到不信这叫难逢。缘为什么盛?因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都宣扬,其他的法门不见得会宣扬,唯独这个法门无时无处不在宣扬,所以难逢的意思实在就是讲的难信...
自在随缘,圆满改善我们的生活 学佛修行

自在随缘,圆满改善我们的生活

佛种种说法那是高度智慧,智慧的教学,善巧方便到极处。一种说法往往我们会执着,不知道灵活运用,他翻过来覆过去种种说法,我们才在这里头体会,原来这么样的活泼、这么样的生动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,无障碍的法界,...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 学佛修行
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

       药师誓愿   推动有情流转生死的力量有业力和愿力两种。众生因业力而在六道轮回,圣贤则依愿力而成佛作祖。因此,想成就佛道首先要发愿。说到愿力,人们都会想到四弘誓愿,但这只是一切菩萨的通愿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