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诚则灵

印光大师说过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」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在其中,这就看我们有几分的诚意。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,实际上相当的难度。为什么?一真一切真,一假一切假;不可能说我对佛菩萨真的,...

爱,一生不变

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,源起,源于父子有亲。父母对儿女那个亲爱是天性,在佛法讲是自性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这不是哪个人教的,没有任何力量压迫你的,全是自动自发,这天性。古人有智慧,这是好事,怎样把这个亲爱,...

要度众生,先度自己

在佛法讲,你要度众生,先要度自己,度自己是本,度众生是末,本末要清楚。如果本末搞不清楚,先去度众生,不知道度自己,众生也度不了,是自己也度不了。所以,一定是先度自己,后度别人。佛在经上讲得很好,自己未...

格物致知

「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」,这是把修身的功夫,修身的先后次序,讲得清清楚楚。那么我们就晓得,修身的根本在格物,格物是什么意思?宋朝司马光说得好,司马光他是学佛的,他用佛...

一切法得成于忍

今天能有耐心的人就有成就,没有耐心的人肯定没有成就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,无论是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忍就是耐心,最重要是耐心。 你没有忍耐,你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。你在学校念书,你念大学...

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

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。我们看到古往今来,许许多多做学问的人、修行人失败了,不能成功,犯了这个毛病。那就是什麽?过失都是别人的,好处都是自己的,这就完了。这个想法、做法,给你说等觉菩萨都没有,你要懂得...

不离善知识是成功的第一个因素

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,不能没有业障,业障是什么?业障就是自己总是过去今生造的不善业,这个业障是什么?有人来挑拨,有人来离间,让你远离你的老师。他说你的老师怎么不好怎么不好,说了很多不好的话,而你听了之后...

三人行,必有我师

孔子讲,“三人行,必有吾师”。三个人是什么人,自己一个,一个善人,一个恶人,两个都是我的老师。善人教导我正面的,我应当跟他学;恶人造作一切恶业,甚至于毁谤我、伤害我,他替我消业障,而且警惕我,他这种事...

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

聪明人、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事情,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?反省。反省裡头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,今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有没有过失,有过失赶紧改过来,明天不要再犯,那叫真忏悔,忏悔不是形式。这是早年...

一生不违背道德

五伦是天道!你能够随顺,有亲、有义、有别、有序、有信,这叫德,随顺道就称之为德。教,教这五个科目;学,也是学这五个科目,教学是一不是二。所以长辈一定做给后辈看,他一生为人处事、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道德。...

学佛,要把這些障碍放下

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?一念,念头一转,凡夫就成佛,问题是你能不能转得过来,你是不是真肯放下。这种人叫上上根人,他一下就明白了;上中下三根不行,那慢慢来,慢慢的放。像我们这种根性,佛教给我们先放下执著,...

拓宽心量,不为自己

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希望真正能够往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只要不能放下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还是为自私自利,这种行为怎麽能往生?念佛念得再好,一天念十万声,也不能往生。必须要知道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...

相信自己本來是佛

中国人讲信,相信自己什么?相信自己本来是圣贤。学佛相信自己本来是佛菩萨,你才能成佛菩萨,不相信自己是佛菩萨,永远不会成佛菩萨。不相信自己的心是本善,你永远做不到善人。所以相信自己本性本善,相信自己本来...

永遠記住別人的好處

在日常待人处事,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,一丝毫裂痕都不能有。但是有一些挑拨、间离、分化,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,那是什么?过去世的宿怨,宿世的怨结,造成误会。误会一定要化解,化解之道是常常赞叹对方,忆念对方...

修行,一定要在事情上去磨练

真正修行,《华严经》上清凉大师讲历事炼心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经历,一定要在事上去磨炼,把自己的贪瞋痴慢磨掉。不在境界上磨,天天念书没用处,天天拜佛也没用处,一定要跟人相处,在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里面去磨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