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修行 及时修行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学佛修行 及时修行_学佛修行

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里面,有这么一段记载:
有一次,佛陀问身边诸弟子说:“人的寿命有多长的时间?”
一个弟子回答说:“有数日那么长。”
佛陀听了就说:“你还没有进入佛法之门。”
佛陀又问另外一位弟子说:“人的寿命有多长?”
第二位弟子回答说:“在一顿饭之间。”
佛陀说:“你还不算懂佛法。”
又再问第三个弟子:“你说,人的寿命有多长的时间?”
这位弟子回答说:“只在人的一呼一吸之间。”
佛陀听了,就称赞说:“说得很好啊!你可以说是得了佛法的意旨了。”
这一段经文的意思,就是说人的生命无常短促,只在一呼一吸之间,不可不知。人能够活著,就是依靠这个呼吸,虽然现在还在呼吸,但是谁敢保证,这口气呼出去,下口气是不是能够吸进来呢?当一个人临终最后一刹那,一口大气吐出去,不能够再吸气的时候,这个人就不再称为活人,变成死人,死人就不会有所作为了。所以,佛陀特别指出这种最平常但却最容易令人疏忽的事来提醒我们,教我们在生命活力还存在时认真修持,不要以为生命很长久,时间还很多。要知道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,要趁早修行,莫要空过人生。
一个人寿命无常,从出生以后慢慢长大,经过数十年、一百年或更长的时间,最后总得要死。一般人以为死就完了,一死百了,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事。但佛法上说,众生在未解脱生死以前,死了还会再生,生死死生,生生不已,这是一件难得解决的问题,所以才成为大事,叫做生死大事。依佛法来说,死有三种:
第一是寿尽而死,就是说寿命真正完了。人无论活到多大的岁数,由于前生业报所感的寿命,一定会死的,就如同油灯的灯火尽了,油也干了,已经是无法挽救了,这就是寿命尽的死亡。
第二是福尽而死,日常生活需要衣食住行,有的还没活到老的年龄,不应该死,但是他的福报完了,没饭吃、没衣穿,结果饿死、冻死,这就是福报尽的死亡。
第三是冤枉而死,遇到战争、水灾、火灾或被人失手打死,或生病无药、不知调养、营养不足、操劳过度而断送了生命,这与寿尽或福尽是不同的,是不应该死而冤枉的死。
学佛的人对于死,要记住一个道理:就是人什么时候都可能死,从少年到老年都有死的可能。所谓“棺材装死不装老”,人的寿命虽然大约相近,但有可能是福尽或冤枉而死,故从初生即死一直到寿尽而亡,都是不一定的。因此,学佛修行要当下开始,绝不能说等待明年,或者以后。
在这个世界上,最有价值的是伟大而能让众生了生脱死的佛法。除佛法外,就是生命最价值。人身难得,人的生命是不容易获得的,一旦失去万劫难复,由于是无常,生命只有一天比一天短,一天天地走向死亡。
生命那么可贵,如何来运用我们的生命呢?就是要把我们的生命用来利益众生,要做真正的佛事,用得有价值,让这个生命变成功德的生命,不要变成罪业的生命,让这个生命能给我们换来福报,能给我们换来佛法。只有佛法才是至高无上的至宝,能让众生解脱生死,来去自如,这才是我们应当要获得的。
“万劫千生得此身,尔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。”因此,今生要赶快抓住机会,把佛法学好,把世法看淡。要真正发心真心修行,除了真心修行,其他世间法上的任何事情,都是没有意义的,都不要去执著,万事万法都是虚幻的,一切都是梦幻泡影,因为不能生死自由,就什么都没有了,有什么意义呢?好好想一想:亲人朋友都死了,难道自己就不该死吗?一样会跑不掉的!想一想: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正法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时候,如果还不抓住这个机会去学,是不是太愚痴了?这是迷人应该回光返照,应该自我醒悟的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909.html

改善命运的秘决 —— 明因果改命运 深信因果

改善命运的秘决 —— 明因果改命运

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、生意失败、事业不利,或婚姻受到挫折,或病魔缠身,甚至多灾多难时,都会来找我这个命相学者占卜,问问今后的前程如何?何时会行好运?如果占出的卦象是吉利,当然满心欢喜而去。若是占出的卦...
学佛有没有进步请对照这几点看看 学佛修行

学佛有没有进步请对照这几点看看

无论是学佛很久的居士,亦或是刚入门的佛弟子,我们日常学佛修行,都希望自己日渐精进,并能有所成就,那么应当如何判断,我们的修学有没有进步?修学好与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?学佛修行好与坏的标准不是以学佛时间的...
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 学佛修行

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

做人就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,孝亲尊师,这是圣贤的大根大本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为什么?我们的身体得自于父母,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,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,老师给我们法身慧命。一个人,无论是世法、是佛法,真正...
获得财富自由、权力地位、善缘的几种方式 改变命运

获得财富自由、权力地位、善缘的几种方式

大家这一生,有相当多的人是以获得财富自由、权力地位、家庭幸福为自己的人生意义的。这其实很正常。在佛教来说这些都是个人福德的体现。 那么世间人等,做什么才能获得这样的利益呢?这个福德的利益,在《佛说福力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