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小院:为什么要日行一善?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行善积德评论1阅读模式

为什么要日行一善?

佛教导我们要行十种善业,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3种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婬;语言上的行为有4种: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思想上的行为有3种:不贪欲、不嗔恚、不邪见。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说法终极的目标,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,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最重要的手段。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:利益众生的事是善,利益自己的事是恶。所以佛教导我们“昼夜常念善法”,你的心就善;“思惟善法”,你的思想就善;“观察善法”,你的行为就善。“不容毫分不善夹杂”,恶去得干净,善才修得圆满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一切活动正在进行时是事,事后的结果是业。所以,做好事叫善业,不好的事叫恶业。十种善法的业道,每一条理事深广无际,从初发心至如来地都学不完,千万不可把它看轻了,以为这是老生常谈,而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;要知道十善业道修圆满,就是无上菩提,就是圆满的佛果。在这个基础上用功,决定成就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39194.html

现代社会的学佛人好高骛远,忽视基础。有些人懂得了一点佛法,认识了几个法师就骄傲起来,目中无人;有些人修学了一些佛法,念了几个咒,诵了几本经就自我膨胀起来,贡高我慢,觉得除了佛祖菩萨,谁都不如他;还有一些人一边修学佛法,一边干着恶业,自以为是方便法,不会受到果报,自欺欺人;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,请法师加持,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,为了升官发财;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很精进,但是不能发起善念,对于身边的不幸非常冷漠,缺乏同情等等等等。

佛教导我们要行十善业,不行十恶业。善是做人的基础,更是学佛的基础,没有善作基础,我们修学的一切佛法都是空中楼阁,不能落到实地上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讲得很清楚:“舍利弗。众生闻者。应当发愿。愿生彼国。所以者何。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舍利弗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。得生彼国。”现代社会有很多念佛人,有口无心,一边念佛求生净土,一边与常人一样,不知选择,该干什么还干什么,毫无善恶观念,善根福德几乎无有,从佛法中不能受到实益,身体有病,事业不顺利,家庭不安定,到临命终时,业障现前,平时多好的功夫,一时打散,正念无法提起,根本无法往生,随业流转,岂不可惜。

因此,我们现在修学佛法,一定要从基础学起,从行善做起,为他人着想,行菩萨道。所谓“不因善小而不为,不因恶小而为之”,关键在于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,从身口意中发起,日行一善,积小善为大善,立小功为大功,天长日久,我们善功纯熟,恶业消减,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善根福德因缘自然具足,往生必矣!

请大家珍惜机缘,重视这张 “日行一善”表格,坚持行善,坚持填画表格,改变我们过去好高骛远、忽视基础的毛病,真正脚踏实地,认真行善学佛,我们必定在平时就会受益;如此则心行一致,善行善念与往生西方净土的切愿合一,屈伸臂顷,念佛往生,这是必定可以实现的。

通常打七是大家一起集体修学,吃喝住行都在一起,这样就创造了起心动念为他人着想,起一善念、举止言谈中说一句好话、身体力行做一件好事的环境和条件。打扫卫生,帮厨做饭,照顾病人,问寒问暖,开心解惑,甚至每做一件事都首先想到会不会引起他人的嗔恨心,会不会引起对方毁谤三宝,会不会引起他人的烦恼,如果这样随时用佛法对照行事,我们就会每天进步、每天收获,最终将不正确的想法、不正确的看法、不正确的说法、不正确的做法,逐渐改掉,依教奉行,早日修成正果。

※ 日行一善

我们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,起一善念,这是心行一善。

我们每日言谈中说一句有益的好话,这是口行一善。

我们每日身体力行中,做一件有益别人、有益社会的事,无论大小,这是身行一善。

日积月累,身口意逐渐趋于纯善,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资粮。

请大家每日将善行按心、口、身用笔填满下列善格,每月初一于佛前将此善行回向自己的冤亲债主,历代宗亲,愿他们离苦得乐,往生净土。并于净处焚化,以昭天地。

心口身

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

改造命运十六大定律 行善积德

改造命运十六大定律

四柱八字术数命理只能解释命运,告诉你命运的结果,而不是命运本身。人生的命运本质上是人的业力牵引而造作,由天、地、人三种力量不断互动影响而显现出来的。主宰命运的不是别的,正是人自己。 修造命运的十六大定...
有七种布施,不用一分钱,可得大福报 行善积德

有七种布施,不用一分钱,可得大福报

一者,眼施: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恶眼看人。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清净眼,未来成佛,得天眼佛眼,名第一大福报。 二,和颜悦色施: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凶眉恶色。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色相,...
夫妻布施钱财亲戚治病后,成大财富 行善积德

夫妻布施钱财亲戚治病后,成大财富

老子曰:万物舍此而求生。 有一对夫妻,艰难辛苦做点小买卖。经过了多年,积蓄了十多万元。谁料一位亲戚得了重病,夫妻俩二话没说。十多万元给亲戚治病,结果病好了。 一般人能送上几万元给亲戚治病以是不错。全都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