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诵经典的必要性

一、背经典初发心很重要

我见过很多学生,背了很多的经典,最后都忘了。什么原因呢?我想原因很多,比如教学的方法,学习的方法,可能都有,包括孩子经常换学校啊,这些都有。这里边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,就没有告诉给孩子为什么要背它,这个没有讲清楚。我们一定要知道,这个初发心很重要。有的家长说:“好好背,背的字正腔圆,将来回去给爸爸妈妈、给爷爷奶奶争口气。”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9779.html

他这个背书是为了表演,是为了名闻利养,如果是这种发心,师父常常告诉我们“因地不正,果招迂曲”。因,就是种子,初发心他就不是那种纯正的,他里边掺杂着名闻利养,结果怎样呢?结果就感召迂曲。迂曲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很难得到好结果,有很多挫折,很多不如意,甚至失败。所以,我们看到孩子这种情况,我们要反思,你为什么让孩子学传统文化?他学这个正宗正脉是为了什么呢?是为了成圣成贤,圣贤的头一个特点是什么?不自私,爱别人,你看这两句话就说到了根本,圣贤的标准就是孩子将来的方向。你是不是想将来让你的孩子,做一个不自私的人,为别人舍己为人,发扬光大正法的人,你是不是为这个?这是最纯正的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9779.html

二、孩子背经的方法

我们做家长、做老师的,看到孩子所背的经典忘掉了要难过,为什么会难过?我对不住这个孩子,这么好的一块料,我怎么就不能把他教好了?所以,我们曾经亲自向师父老人家请教,背书怎么背?师父说:“别着急,不要贪快,不要贪成果。”贪成果那颗心是个贪心嘛,你贪它干什么呢?

这些经典,基础的经典,一定要让他扎得牢牢的。用什么方法呢?古人有个方法,大家可以参考,读一百遍,背一百遍,正体字默写,会讲解。一本书拿过来,小朋友那个手指指着读,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。读多少遍呢?读一百遍。好,我背了一百遍,划“正”字,再背一百遍,再划“正”字。读一百遍、背一百遍,双百,那么,这段文字应该张嘴就来了,但是隔一段时间要考考他,让学生把全部的精力,都用在学问上,隔一段时间考一次,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复习一次,读一百背一百他就能够扎根。你千万不能说我就放那儿了,那很快他也会忘,因为经典越背越多。

第三门功课是什么呢?正体字默写。现在大家常常念繁体字,那是错误的叫法,应该叫正体字。正体字默写,方方正正的,写的乱了、字面有污染、卷页,都不行,规矩呀!

第四门功课要会讲解,这一百个字什么意思啊?大概的意思讲讲就可以了,不要讲的太深,帮助他理解,好记呀,要不然他不知道什么意思。

最重要的一点,经典要在生活当中常用,教学要记得这个。比如,孩子做错事情,把他叫过来,“看看。”指着桌子上的杯子,老师脸色都变了,他吓一跳,站在那儿,七、八岁,害怕,接着问他:“哪里做错了?想!”想不出来。想不出来就指着这个茶杯让他看。哦,又放错位置了,“违反了哪一条?想!想不出来就别吃饭了”,这样教训他,他一辈子都记得不会忘掉。实在想不起来,老师要告诉他,“《弟子规》上怎么讲的?读看毕,还原处。”孩子说“那不是说的一本书吗?”要告诉他“茶杯和书有什么区别?”他这就明白了,不管什么东西,用完了都要放回原处。

等他到了八十岁,他都会给人讲“我那个时候七岁,我的老师就这么教我的,指着茶杯跟我说一本书要还原处啊,我才知道茶杯跟书是一回事啊,那一年我七岁,让我站了好久,中午没让我吃饭,我一直记得读看毕还原处。”要会用啊,所以他将来上了台讲课生动啊,好听啊,这个经典跟他的生活是息息相关,跟他的生命相关,他就是这么活过来的嘛,他都做到了,他就是一部活的《弟子规》。

现在呢,现在是死的《弟子规》,为什么呢?《弟子规》跟他没关系,你这培养出来有什么意义?东西都乱扔乱放,还得是父母在后边给他收拾,家长老师在后边给他当保姆、给他当秘书,这样的人出来报废了,这有什么意思啊!师父常常讲,这就是伪君子,他自己不能做到,经典跟他生活没关系。所以,背的很多一定要知道,老师要常常挂在嘴边,在生活当中对他就是一种教育,告诉给他这些东西有多重要。“读看毕,还原处”,这是规矩,所以说,君子、贤人、圣人,都是这么教出来的。

三、读经要发出声音

读书为什么一定要发出声音?我们知道人有六根——眼根、耳根、鼻根,鼻子能闻,舌头能尝,身体能够触摸,心里能想,六根。凡是人都有这六种功能啊。我们地球人有个特点,耳根最利。读书如果不出声音,一般是周围环境不允许,你比如大家都在这儿上自习课,不许出声音,否则太吵,那就是默读,没办法;或者周围邻居嫌太吵,只要环境允许的话,都要把声音放出来,耳根就听到了;你在读书的时候,眼根用到了;用手指读,触根用到了;再加上意根,心里想着它呀,你看,五根都摄在经典上,那比默读要好很多呀,六根都摄。

默读时,你的耳朵听不到,手没有指,嘴巴也没出声音,只是心里默念,只用了眼和心这两根,两根和五根没法比呀,功夫差一倍多啊。尤其是小孩子,要让他养成这个习惯,要读出声音来。

朗朗读书,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《说文解字》,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?这个字不白用啊,用在读书的前面一定要朗,声音要朗,它能把人的心智,甚至阳气都抒发出来,他不郁结在里边,抒发出来,阳气充足,这个是小孩子应该有的样子。

——节选自《教孩子的学问》第二集

四、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方向

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成就中华民族的人才。人才的标准,最低是君子,然后使贤人、圣人。

五、学习的方法

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。古时候私塾教学,老师教学生是教他读,没有讲解,就教他读书。一天读八个小时,字没有念错,没有念漏掉,一遍一遍去读。读书千遍最核心的宗旨,在持戒、在得定,目的是开智慧,戒定慧三无漏学。我们要知道,孩子的智慧、能力、相好、德行,从哪里来的呢?从自性里来的,用什么教学方式?读书千遍。把自性启发出来了,这是最重点,最核心的地方。为什么要读书千遍?道理就在这,把自性的宝藏开启了。

(关于读书千遍的方法、准备事项,及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读经千遍?请认真观看陈大惠老师讲解的视频《读书千遍》)

六、童子功从读书姿势开始

读书时,可站、可坐、可跪,但不可以在读经中变换姿势。比如这一部经典七分钟,你要不就站着读,要不就坐着读,要不就跪着读,你不能中间动,这是不可以的。拿书本要离远一点,书本不可以平放,一手拿书,一手指读。三四岁比较小的孩子,经书可以放在桌上,但也不能平放,要立放在桌上。不要小看这个读书姿势,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进入到安定状态。古人教下来的规矩,你看着它很简单,但是对于一个孩子规矩的养成、心性的培养,影响力太大了。

(具体拿书方式,请看《读书千遍》第一集。)

七、如法指读

手放在字的旁边,指的速度不可以太快,一定是口里面念这个字,手正好指在这个字上,跟声音相应。指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收心,心跟声音、跟这个字完全融合在一起。触根、意根、眼根、耳根、舌根、五根都摄,目的在于此地。所以指读非常重要。手指的每个字必须过心,过心怎么勘察?我告诉大家个秘诀,你在读的时候,心里确实除了这几个字没有别的,这就是从心里出来的,你只要还有一点别的,就不是从心里出来的。读书为修心,让你的心安定下来。安定的标准,是恭敬心。听念书的声音,就可以听出来有没有恭敬心。人的自性是安定,读书的过程是让他恢复自性,自性里有圆满的恭敬心。

八、读书注意事项

1、读书的环境很重要,要很安静,温度适宜,让心能够安定。

2、读书之前先定气,可以安静的肃立或闭目静坐一会儿,待心平气和后才可以读。

3、读书期间,不可以随便走动。

4、读书时,每个字要读清楚了,声音不能太大或太小,要能听到自己的声音。

5、读诵的速度比平时说话的速度稍慢一点儿,字字清晰,不能含糊。句读要读清晰,一定要有停顿。这种方式能让整个身心进入到一种安详的状态、自然的状态,对孩子的身心大有好处。

6、有的孩子读书的声音像唱儿歌一样,把经典唱出来,这个最好是不要。唱着读,是给小小孩、小顽童,给他们的,他话还说不清楚呢,给他用的,让他欢喜。真正开始正规说话,就要把那些东西拿掉,让他修恭敬心,字字句句说清楚了。“凡道字,重且舒。”这个重,一定不是使劲喊,是敬重,是稳重,是恭敬。

7、读书昏沉时的对治方法很多,最重要的是羞耻心的教育。

 
蔡礼旭:奉行感应篇的善报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奉行感应篇的善报

明朝有一个先生叫杨守业先生,他非常虔诚读诵《感应篇》。他六十岁还没有孩子。结果,六十岁他生病,也断气了,到了阴间的时候,也是有这个冥吏,阴间的官员告诉他,你因为持诵奉行《感应篇》,所以你的命已经延长了...
蔡礼旭:学习要从扎根做起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学习要从扎根做起

昨天有跟大家谈到学习的次序: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。学习的方法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学习的内容,五伦八德为先。我们是比较没有根基的一代,一定要从扎根做起,扎五伦八德的根,这个根少说也要扎个三、五...
蔡礼旭:人生最大的福份是明白道理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人生最大的福份是明白道理

我们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,首先,我们珍惜老祖宗的智慧,珍惜这个缘份,立定志向,我们这一生从事商业,就要把中华文化落实在商业,留名青史,能够成为往后商业的典范。 而且大家要了解,现在是商业时代,可能一百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