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有三大忌讳!一定要了解!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1.放生有三大忌讳

《印光法师文钞》:“买物放生,与布施同,须善设法。勿立定期,勿认定地,勿议定物,随缘买放,生得实益。若定期、定地、定物,则是促人多捕矣。”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9727.html

注:应当如何放生?放生是否必须阻止他人吃肉?为了实现放生目的可以不择手段?

印光大师认为,买来货物放生就像布施一样,必须妥善安排,寻找方便法门。

不要确立定期放生之约,不要只在固定地点放生,不要规定必须放生某物,应该随顺机缘,机缘到时买来放生,所放生灵也能获得实在利益。

如果安排固定时间放生,只在固定地点放生,指定必须放生某物,只会促使有心人去多多捕捉这类活物,只能适得其反。

2.切戒在家中杀生,因家中常愿吉祥

【良辰美景,人逢之而色喜,动物遇之而心伤。人于此时,欢呼畅饮;动物于此时,魄震魂飞。人于此时,骨肉团圆;动物于此时,母离子散。人于此时,饰衣服贺新禧,珍馐草芥;动物于此时,血淋漓肠寸断,肝脑沙尘。故节日杀生,第一残忍者所为也!】

辑录印光大师荐《安士全书》

念佛之人,当吃长素。如或不能,当持六斋,或十斋。

由此渐减,以至永断,方为合理。若尚未断荤,切戒在家中杀生。因家中常愿吉祥,若日日杀生,其家便成杀场。杀场,乃怨鬼聚会之处,其不吉祥也大矣!」

辑录《印光法师文钞》• 一函遍复

3.世代放生,子孙高官显贵

梁敬叔先生《劝戒录》上记载,斋青太守的祖先退庵先生,居家乐于行善,常以医药济人,生平戒杀放生。每当祭祀或宴客,他家所用肉类都是市场买来的现成净肉。

有一天,朋友送退庵先生两篮活蟹,这些螃蟹,又肥又大。旁观者都很羡慕,想尝鲜味。

这时,退庵先生坐在水阁中,将两篮蟹倒入河中放生。

在座有位湖州客人,称赞他道:“先生的作风,类似我家乡张封翁,就是张兰渚侍郎的父亲,张家戒杀放生,已有数代,张侍郎兄弟,都登科甲,承受显贵官位,先生能如此,不久诸子弟,必将如张氏一般贵显。”

经过一年,斋青果然以二甲第一人,入翰林院,经殿试后,派任高州太守。

按:张兰渚侍郎镇抚福建时,家父(《劝戒录》作者梁敬叔自称)曾在他幕府任事,起初不知侍郎戒杀。家父居住将满一月,餐厅内不见杀生。

偶逢宴客,才蒸板鸭肉请客。询问才知张侍郎全家戒杀,只吃不为己杀的净肉。府内下属都受其教化,也都奉行,不敢违逆。

张侍郎自己生活清俭,每逢初一、十五出署巡察暗访,只买油条大饼充饥而已。

——摘自《戒杀放生文图说》• 印光大师荐

放生给予自由,获得快乐 戒杀放生

放生给予自由,获得快乐

放生是什么行为呢?是天有好生之德。我们把生命救下来放归自然,看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意义很重大。我们在座有人做医生的,你这一辈子做医生,这个病人该死了,你能把他救活,这功德大不大?这功德很大的,但一辈子能...
宽运法师:放生分为三品 戒杀放生

宽运法师:放生分为三品

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,烧烧香、拜拜佛、放放生。佛教非常鼓励放生。中国最早的是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,在西湖的湖畔开始了放生,所以说现在的西湖最早就是中国最大的放生池。所以放生古而有之,那放生的意义,志在救...
为什么很多人长期坚持放生却总感效果不好? 戒杀放生

为什么很多人长期坚持放生却总感效果不好?

为什么很多人长期放生却总感到效果不好!放生提前预订或是提前打招呼就是在花钱造恶! 为什么很多人也经常参加放生,但是却没有感觉到有好的效果呢?这多数就是你放生放的不如法,而且很多的时候,往往是在造恶业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