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较是贫穷的开始,我们要做一个慷慨的人,越给予越有福(值得学习)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行善积德评论4阅读模式

古人曰: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”俗语云: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”一个人之所以会快乐,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,而是他计较的少;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,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,还有更珍贵的东西,计较,是贫穷的开始,贫穷的不只是金钱,还有精神,思想。

经常有这样的经历,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,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,深受小贩的喜欢,因为我从不问价,也不讨价还价,且找回的零钱都不要,算是中国式小费,因此他们也对我特别厚道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42777.html

平时我每天都买一大把芹菜,一般要5元左右,天冷的时候不愿下楼,有个卖菜的大姐就主动帮我从另一个卖菜的大哥那里“批发”一把,量一样多,她只收我2元……平时看起来很慷慨的“不要”,最后其实“要”回来得更多。

慷慨,最讨人喜欢。我们若还不是个“成功”的人之前,可以先做个讨人喜欢的人,小气的人,释放的常常是负能量。我有个同学特小气,每次打电话,都是响一声就挂了,意思是让对方打过去。有一次,他痛心疾首地对我说:“我女朋友太败家了,一顿早饭吃了我5块5!”

小气是一种人格缺陷,是阻碍品格升华的最大障碍,也是没有破“我执”的表现。小气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,常常会自私、冷漠、封闭。过多的计较与追求,是不幸的开始,计较得失,最终会一无所获;计较感受,终将会被情绪所控制。格局决定成败,大方才容易成功。

给予是最好的沟通,对恩惠最好的回馈,便是将助人之心传递。心理学家发现,人们如何花钱和如何赚钱同样重要,都能增加他们的幸福感。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,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。

有一穷人问智者:“我为何这样穷?”智者回答:“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。”穷人说:“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别人?”智者说:“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,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!颜施,微笑处事;言施,说赞美安慰的话;心施,敞开心扉,对人和蔼;眼施,善意地看着他人;身施,以行动帮助别人;座施,谦让座位;房施,有容人之心。”

所以请忽略无意义的计较,多给予别人,你可能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。心若计较,处处都是怨言;心若放宽,时时都是春天。给予是最好的沟通,因为“给”永远比“拿”更让人感到快乐。

现代因果实录:利人就是利己 行善积德

现代因果实录:利人就是利己

刚参加工作时,我一直想做一件能真正利益他人的事情,但由于贪、嗔、痴、慢、自私自利的心占主导,这件事被耽搁了许久。直到5年后的一天,我辞去了国有单位的工作,开始从事家族传承的中医事业,才下决心要将此事圆...
五子登科的故事 行善积德

五子登科的故事

凡读过《三字经》的人都知道书中这四句话:“窦燕山,有义方,教五子,名俱扬。”虽然寥寥四语,却道出了窦燕山积阴德改命运的事迹,证明善有善报确实不虚。 窦燕山,本名窦禹钧,五代时期幽州人,因为幽州属燕,故...
人有三宝:善良的心,和气的脸,克制的嘴 行善积德

人有三宝:善良的心,和气的脸,克制的嘴

《礼记》曰:“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” 人的真实德性,藏于内心、溢于言行,所以德厚之人,即便独处,也会慎重。 做人,唯有修善良的心、养和气的脸、管克制的嘴,方能涵养品性、增厚美德。 人这一...
少年福报前世修,晚年福报今世修 行善积德

少年福报前世修,晚年福报今世修

人生没有什么比一个福报深厚的晚年更让人艳羡。其实我们一生所有的福报,都是自己在过去修来的。种下什么因,便会有什么果。 一个人少年的福报,多是前世修的;晚年的福报完全是这一世修的;中年时的福报,有这一世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