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  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、明白了,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,这才叫学佛。妄心转不过来,佛法的真实利益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,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,种一点善根而已,这个善根不能起现行。要在这一生当中得真实的受用,一定要学会用真心。真心里面讲得最简单、最扼要的是菩提心,所以每一部经论里面,佛菩萨都劝勉大家要发菩提心。

菩提心基本、根本就是真诚心,以这个为基础。真诚心起作用是好善好德,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好善好德也不着好善好德之相,也不生好善好德之念,这好善好德是法尔自然的。对待一切众生,今天我们讲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大慈大悲,慈悲、关怀、护念,帮助一切众生,帮助主要的目标,是帮助他破迷开悟。

《观经》上所讲的菩提心,至诚心、深心、迴向发愿心,讲了三个;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马鸣菩萨说菩提心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也说了三个。我们把三个经论合起来看,意思就明显了,菩提心是真心,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,也就是自性的本体,真诚。学佛如果用真诚心,就是大乘菩萨。为什么?他用菩提心、用真心,真诚心起作用,这个作用对自己就是深心。深心,古德解释,好善好德。真诚心决定好善好德,好善好德就是自爱、好善好德就是自尊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31121.html

善是什么?十善业道。德是什么?伦常八德,五伦、五常、八德,好善好德。在佛法里面的德,菩萨的六度是德,普贤菩萨的十愿是德,这叫真正自爱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离开善德。自爱才会爱人,自尊才会尊人,这学佛的基本条件,对自己。对别人,大慈大悲,慈悲就是爱。佛不说爱说慈悲,因为世间人爱里头有感情、有情执;慈悲是爱,这个爱里头不是情,是智慧。也就是说,真实智慧里面流出来的爱心叫慈悲。

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处所,全心全力为大众服务,这个服务完全是义务,不求丝毫报酬,世间人服务是要讲报酬,佛菩萨服务没有报酬,全部是付出的,现在话讲义务,完全是义务。如果有义务这个观念,那还不是佛菩萨,为什么?他爱心还低一等,法缘慈,不是大慈大悲。大慈大悲连义务的念头都没有,他做的是真正义务工作,但是决定没有义务这个念头,这才是真正的佛菩萨。

菩萨事业,就在你现前生活里面,就在你现前的工作里面,乃至于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现在讲应酬,只要你一个念头,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利益众生,念念为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引导一切众生学佛,都叫做菩萨业。

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一切众生获得正知正见,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,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。这是自己的事情,是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情,不是别人给我的,这叫天职。在大乘佛法里叫什么?叫「同体大悲」,你看看头一个,同体,同一个生命共同体,悲心从这儿出来的;「无缘大慈」,这大慈大悲,无缘是没有条件,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,对待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,没有任何条件。

同一个生命共同体,跟自己息息相关,怎么能不热心去照顾!他对我有成见,是他对我不了解,他在迷!我不能对他不照顾,我不能对他不好,为什么?我知道他跟我是一体;他不知道我们是一体,我知道是一体。所以,纵然是叛逆到极处,我还是要关心他,我还是要爱护他,我还是要帮助他、照顾他,道理在此地。

所谓大慈悲,实在讲就是菩提心,菩提心的大用就是大慈大悲,所谓是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缘就是条件,无条件的大慈。同体大悲,悲是见到众生苦,要帮助他解决;慈是给众生乐,叫众生离苦得乐,这叫慈悲。帮助别人离苦得乐,这是菩提心里头最重要的作用。

学佛诸位要晓得,要抓纲领,抓重点,抓到纲领、抓到重点,菩提心就是重点,从这个地方建立,我们学佛就快了,不必枝枝叶叶去学,从根本上学。根本上学就是改心,把我们待人接物这个心改过来,要从这个地方做起,要真正发菩提心,来救佛教,救自己,救度众生。这是当前每一个佛弟子都要觉悟的。

真诚用在自己是清净,我就用清净平等;真诚心对别人是大慈大悲,存诚。「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,这是学佛了。信,决定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一点都不怀疑,愿生西方,发愿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我要亲近阿弥陀佛,我到这个世间来就为干这个事情的,其他都不是我要求的,我就干这个事情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。

心平等了,境就平等 学佛修行

心平等了,境就平等

我们现在这一生所受的,业力支配,这个苦不堪言。如果我们发大愿,发大菩提心,这个愿力超过业力,我们过去这个业力不起作用。为什么?业力已经不能支配这个身体,不能支配我们这个受用,受用就是果报;换成愿力在支...
怎样才是相应? 学佛修行

怎样才是相应?

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「一念相应一念生,念念相应念念生」,注重在念念切实之愿,这就是说一念相应的重要性。「一念相应」我们听得很多,也能够说得出来,究竟要怎样才相应?我们就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来谈,前面六方...
一个修行的故事 学佛修行

一个修行的故事

我们国内的某寺至今还健在的一个首座老和尚,曾是虚云老的侍者,民国时期的名牌大学生,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才,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佛门栋梁一样的人物。 很快,解放了。又很快,破四旧了,横扫...
爱欲是诸苦之本 学佛修行

爱欲是诸苦之本

对人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这是什么?这就叫佛菩萨,佛菩萨就是这个样子。他样样都清楚,样样都明白,他不给你说,为什么?说了你就生烦恼。他说的是真的,你迷在虚妄,你在虚妄你觉得很快乐,觉得很称心如意,殊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