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习,一天都不能中断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佛讲过,你在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,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,你自己的意思都是错误的,你是凡夫知见,你是轮回知见。随顺你自己的意思,你决定造轮回业,这佛讲的是真话。没有开悟之前,怎么办?随顺佛的教诲,你经教不熟、不深入,你就办不到。

我们看到,我们也听到,古今多少修行人一辈子不能成就,原因在哪里?一辈子没有办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他随顺妄想分别执着,随顺自己。佛法也听,但是到关键的时候,他还是相信妄想分别执着,他把佛法就忘记掉了。你要问这什么道理?我给诸位说一句经验的话,佛法熏习的时间太短,不能够产生力量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9619.html

要知道我们的烦恼习气、妄想分别执着的熏习,无始劫来以来生生世世这个力量多么强大,我们要想把这个力量削弱,把自性性德这个力量向上提升,哪个方法最有效?最有效的无过于熏习,古德教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,这很有道理。

我们从经典里面晓得,释迦牟尼佛的僧团当年在世,他们每天学习经教是八小时。非常重要,这是示现给我们看!我们今天为什么学佛功夫不得力?不得力还不要紧,不得力,还天天打妄想,念念都造业,这个可怕!怎样让我们远离妄想,不再造业?佛为我们所示现的只有一个方法,上课。讲经、听经,上课,每天八个小时,天天不间断。释迦牟尼佛这个样子示现四十九年,每天上课八小时,这样才离开妄想。远离妄想,你的身口就不会造业,能恢復正常。正常的生活行为就是佛菩萨,这叫真正学佛,在佛法里真正得到受用。

佛为什么千言万语,苦口叮咛?我们迷得深,虽然听佛讲经,这一下觉悟,像闪电一样放了一下光明,时间很短暂,离开讲堂,马上就迷了。佛知道这是众生的老毛病,这是众生的习气,怎么教?必须是千遍万遍、无数遍的提起,让这个经教长时期的熏习他,密集的熏习他,会产生作用。诸佛菩萨就是这么成就的,长时密集的熏习,觉悟了。我们学佛,你就知道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功夫不能成就。

佛的威神力加持全是经典。经典的意思我明白、我懂了,我知道怎样学,我把佛讲的这些道理,确确实实变成我自己的思想见解,佛讲的这些教训统统落实,变成我自己的生活行为,这就是佛力加持。所以离开经典,不读经典、不听经典、不学习经典,佛怎么加持你?没有办法。

所谓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念上个一千遍、二千遍、三千遍,懂了,相信了,你会真干。熏习的时间短,不行。有人听经,听个一遍、二遍,第三遍不想听,这我听过了、我学过了,这样的心态,成就是很有限的。为什么?你一听、一看,傲慢的姿态就出来了。经的意思其深无底,其广无边,谁能完全知道?有,明心见性就全知道了,没有明心见性,不行。但是多听、多读,能够帮助我们明心见性,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。

佛教导我们,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。果然你把这句话做到,你懂得,你做到了,控制自己烦恼习气需要多久的时间?一般来讲是三年到五年,古时候的标准三年到五年。现在三、五年不行,为什么?内烦恼习气太重,外面的引诱力量太强。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天天读经、天天听经、天天讲经,三十年到五十年,这是我的经验。我学佛到今年五十二年了,我才能控制得住,我才能不受这个社会诱惑。天天在干,不干不行!

不断地去重复,遍数讲多了,对于自己的境界也会转变,不知不觉地就转了,并没有刻意去转,印象太深了,熏习时间太久了,自自然然境界就转变了。所以古大德对于这种修行的方法很重视,为什么说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?其义自见,这一句话就是开悟,重复的遍数多了,你就有悟处。决定不能怕辛苦。一门东西没学成,绝对不夹杂别的。真正做到锲而不舍,才会有成就。

时时刻刻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佛在经上讲的、要求我们做的,我有没有做到?告诉我们不可以做的,我们有没有违反?这才叫做真修行。你这个修法,以此功德迴向净土,这是你往生的条件。你不具足这些条件,心里想往生,不行!古人讲的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!古大德这个警策慈悲到了极处。

帮助一切众生 学佛修行

帮助一切众生

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、明白了,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,这才叫学佛。妄心转不过来,佛法的真实利益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,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,种一点善根而已,这...
我学佛的心得体会 学佛修行

我学佛的心得体会

学佛不是偶然,世上也没有偶然的事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哪怕你今天念的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都是宿世因缘。能念一句佛号者皆是大善根、大福德之人。有福并非你很有钱,此福能让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得以超脱六道轮回...
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 学佛修行

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

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,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。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,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,正和念佛一样,念阿弥陀佛的时候,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