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境随俗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每个人吃东西口味不一样,要求全世界跟我这个一样,做不到。我喜欢吃甜的,你们统统都吃甜的,能做到吗?你喜欢吃辣的,叫我吃辣的,我不敢,不能吃,各人有各人的口味。孔老夫子教给我们「入境随俗」,你看看这个多自在!普贤菩萨教给我们,「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我们顺从他,不要要求人顺从我,这就是佛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地方。佛菩萨能尊重别人、顺从别人,凡夫是叫别人遵从我,叫别人服从我,凡圣就在这一念之差。

「入境随俗」,这是菩萨所说的随缘妙用。菩萨有随缘,随缘就是恆顺众生,你不平等,我就跟着你一样不平等,你说大,我就不能说小,你说小,我就不能说大,一定要恆顺众生。恒顺众生里头不着相,这就高了,相上随顺你,性上你不知道,菩萨知道。从性上看平等的,从相上看不平等,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,这叫中道。所以菩萨住中道、行中道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,这是菩萨的权智。权智就是善巧方便,无所不知,没有任何障碍,于理没有障碍,于事没有障碍,事能随缘就没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这就是华严境界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9291.html

要学永嘉大师「分别亦非意」,我们的功夫才得力。我们与大众相处不能不分别、不能不执着;分别是随顺大家的分别而分别,随顺大家的执着而执着,这就是世间法讲的入境随俗,也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恆顺众生。自己有没有意思?没有,你就清净;自己有一点意思在里面,你就不清净。

真用功夫是这个用法,在你的生活里面、工作当中、待人接物,跟一般人完全一样,和光同尘,就是里头一点意思不夹杂,这叫真功夫。你在这个生活里面,你完全用的是清净心,六根清净。得清净眼,这是眼根,一根得到,六根统统恢復清净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恆顺众生就是多元文化。要听命于一个,那就是统一文化,那就不是多元的,一元的。我们到一个大的聚会场面,全世界的国旗都挂在那个地方,很美;如果全世界的国旗挂一种颜色的,不美。一个花园,百花盛开,很美;这个花园只种一种花,第二种都没有,没什么好看的,没什么好欣赏的。所以要晓得,文化从根本就是多元的。你有没有想到,我们以一个身体来讲,眼管见,耳管听,这个身体组合就是个多元的。

佛家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一是一元,多是多元。一元是讲什么?讲自性,那是一元;多元是讲现相、讲作用。《华严经》讲「体、相、用」,体是一元,相、用是多元的。这是真理,这是事实真相,你违背了就不吉祥,必定有凶灾;你能够顺从,非常幸福,美满幸福。

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,我们如何能够在这一生当中脱离三界、脱离六道、脱离十法界,这一生能够圆满往生极乐世界,成就佛道?你必须把自己的障碍除掉。我们说障碍,无始劫以来,头一个障碍就是有控制别人的意念,这是个大障碍。希望别人都听我的,这个念头不好,这个念头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是六道生死轮迴的根本,一定要舍弃。

第二个错误的观念,就是想得到一切,要占有一切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要想占有,这个观念错误。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跟我们讲事实真相,讲现相、讲作用的事实真相。《金刚经》大家念得很熟,佛说「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」,我们有没有听懂?如果真听懂了,你就成佛了。为什么?你的用心跟诸佛相同。

我们真明白了、真懂得了,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的念头,没有占有的念头,没有控制别人的念头,你就得大自在,佛家讲真解脱、大自在,就从这里得来的。你还有患得患失,还有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,这是烦恼,这是束缚,你不自在。谁叫你不自在?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自在,不是别人给你的,我们必须懂得这个道理。然后这一切法,一切法是缘生的,我们知道缘聚缘散。明瞭事实真相,我们才跟一切众生、诸佛如来,结好缘,结善缘。

佛能够恒顺众生,没有一尊佛菩萨叫众生恆顺自己。佛没有自己,佛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佛没有我、没有我所,所以无需要别人顺自己,只有我顺一切众生。佛的心量大,我们常常听到佛寺当中念的疏文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我们从这里来认识佛法。
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 学佛修行
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

要晓得世法、佛法都必须要建立在安定的社会基础上,所以社会安全是第一重要,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。你明白之后,你才会真正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如何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平,这是大功德,大好事。 你扰乱这个社会,受...
为什么越贫穷越要布施 学佛修行

为什么越贫穷越要布施

    无福报的人叫“贫”,无智慧的人叫“穷”。没有福报就很难布施钱财,而没有智慧就难以教导大家走向吉祥和幸福。     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贫穷之人因为缺乏财物,而肯发布施之心,更加显示他的高贵...
怎样是真正的皈依? 学佛修行

怎样是真正的皈依?

皈依在总原则上,皈依觉、正、净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,如果要落实,那就是一切皈依。我们起心动念不善,从不善的回头,依靠善念;我们说话说错了,要从错误回归依正确的说法。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要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