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福大家享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生活里面,我们一定要求节俭,不要浪费;要惜福,纵然自己有福报,也要惜福,不要浪费。多余的福报,分给众生共享,你的福报就愈来愈大,你的福报就永远享不完。不要自己有福,自己一个人把它享尽了,这个是错误的。自己有福,纵然有很大的福报,我们也只享受一点点,其他的统统给众生共享。

你能够布施福愈多,你的福就愈大。你布施财得财富,布施法得聪明,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。你布施福报,那你当然得大福报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们要布施大福报,自己生活所需就够了,还是积善修福重要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8497.html

真正修道人,生活一定要朴实,要节俭,有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,你那个福报是真正的福报。释迦牟尼佛的福报无量无边,与一切众生共享,是我们的好榜样、好模范。

每一天三餐能吃得饱,衣服能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,足矣!不要过分享受。过分享受容易懈怠、容易堕落,这是诸佛菩萨给我们的忠告,我们要记住;仔细想想,愈想愈有道理。我们有多余的福报,布施给一切众生,与一切众生共享,这是真正的乐事,这是佛菩萨的行持;唯有佛菩萨能与一切众生共同享乐,所以有福大家享。

佛在经里面常说,有福报应当与一切众生共享,这个福报就大了,这种福报永远享受不尽。如果贪财悭吝只供给个人享受,纵然你的福报很大,你这一生受用完了之后,来生就没福了。没有福报那他到哪里去?这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如果不是到恶道去,在人间也是贫穷、诸根不完具者,也会堕落在这一个阶层。

凡夫之人心量很小,起心动念都为自己,佛教给我们,所修积一切善业功德,我自己不要,都回向给十方一切众生。我有福,一切众生共享,不必自己享,用这个方法把心量拓开。因为真心、本性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。

我们有福同享,不是独享,独享是圣贤人认为可耻的,那不是好事、不是善事,真正的善好是与一切众生共享,现在人常常说的共存共荣。这是佛法,这是中国传统的理念,人人平等,在佛法讲万物平等。

念念为众生、念念为社会,众生都有福,这个社会好,我们的生活当然会过得好,我们没有离开社会,没有离开众生。不可以念念想着自己,念念想着自己,菩提心就没有了;念念想众生,念念想社会,菩提心就现前。

佛是觉悟的人,菩萨是觉悟的人,阿罗汉是觉悟的人。一个觉悟的人,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。阿弥陀佛彻底觉悟了,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给一切众生共享。不是他一个人独享,给一切众生共享!这是我们要能体会的,要认真去学习的。

学佛戒婬对我的改变 改变命运

学佛戒婬对我的改变

我学佛之前有戒婬的心,没有戒婬的意志和具体行动。可以说真正戒婬和学佛是同时进行的,现在把一些收获总结出来。 一、思维力提高了。可能是婬欲心重,耗费了很多精力,脑髓通精,脑力自然下降。很多年总觉得脑力不...
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 学佛修行

忘恩负义不会有成就

做人就必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,孝亲尊师,这是圣贤的大根大本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为什么?我们的身体得自于父母,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,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,老师给我们法身慧命。一个人,无论是世法、是佛法,真正...
宣化上人:人为色死,而非财死 学佛修行

宣化上人:人为色死,而非财死

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,孰对孰错? 在还没有答复这问题之前,我要告诉大家,我明天就走了,你们要我讲几句话,我就讲几句教人后悔的话,什么话呢?很平常的:就是我不论到什么地方,凡是来听我说法的人,我都用诚...
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 学佛修行

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

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四缘生法」,如果没有缘不会成为一家人。缘很复杂,世尊善于教学,把很复杂的缘归纳为四大类,这个四大类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这就说明六道里面的关系,因果的关系。 过去生中父母对这个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