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上人:为什么你持咒念佛都没有感应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57
文章
1
粉丝
学佛感应评论1阅读模式

身口意三业时时要清净才会相应

节选自《楞严咒句偈疏解》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6089.html

◎ 宣化上人 讲述

最初发菩提心这一念,一念觉,众生就是佛,一念迷,能成佛也还是众生。无明一生就背觉合尘,智慧一生就背尘合觉。你在最初一念觉悟,发心要出家修行,千万记住那一念。古人有句话:“学道不负初心,成佛有余。”修行若不忘最初的一念心:为什么要出家?为什么你要修道?为什么你要学佛法?最初一念是最重要的。你若能不忘这最初一念,时时刻刻都记得,就能很快成佛。

为什么你真的显现不出来,就因为万缘没有放下。若能放下万缘,没有一种攀缘心,所有有所求的心,争心、贪心,自私自利的心都没有了。万缘放下,一念不生全体现,这时本有的佛性,本地风光都现前了。

行菩萨道,圆成十地的功德,自最初发心修行。菩萨时时刻刻都是利益人,不是利益自己。帮助他人还要没有相,没有执着,没有一种贡高我慢的心,认为自己帮助人了,就有功德。菩萨没有这样的心,菩萨行所无事,无论做什么事,过去就没有了,这叫菩萨行,丝毫也不执着,丝毫没有施功报德的思想,执着我有功,希望别人报答我的德行,报答我的好处,菩萨没有这种思想。

修成百千种三昧,正定正受,就像火里炼精金一样,你若是真金一定炼得出来,若不是真金便给烧化了。

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要虔诚,恳切。念佛时要有恳切心,不念佛时亦要有恳切心。不是说念佛时有诚心,不念佛时便散乱心。不论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都要恭恭敬敬,没有丝毫放逸的行为,这才能得到感应。

时时刻刻要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身口意三业时时要清净才会相应。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都会有大的感应。如果敷衍了事、随随便便、马马虎虎的,你就是把喉咙念干了,头叩破了,诵经拜佛都没有感应,因为你心不诚。心诚的人就不要在佛教里讨便宜,找好处。在佛教里要吃亏,要利益他人,不是要他人来利益自己,而是护持他人,不要叫他人护持自己,这是大丈夫所为,不要有一种依赖心。

念地藏经超度父亲,年赚几百万 学佛感应

念地藏经超度父亲,年赚几百万

我爸爸是13年去世的,当时什么也不懂。就看到说只要读地藏经,就能超度我爸爸。 我爸爸去世第二天,我就去寺院许愿,我说我要读1000遍地藏经,做1万件善事,超度我爸爸。 回家我就念,一天四五遍,嗓子都哑...
危难之时念弥陀 深海遇难终得救 学佛感应

危难之时念弥陀 深海遇难终得救

作者:陈兆启 我叫陈兆启,三十一岁,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道。 九八年古历二月十九日皈依佛门,信佛、学佛、念佛。我在庄河市蔬菜批发市场卖菜,在没有皈依佛门前有贪心,常在秤上耍聪明作小文章;学佛以后,懂...
持大悲咒 免去两次手术开刀 学佛感应

持大悲咒 免去两次手术开刀

上海/徐恒志 余秀润老太,浙江镇海人,今年77岁,现住上海密云路。信佛多年,每天除念弥陀圣号,回向极乐净土外,还加念《金刚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普门品》等大乘经典,特别每天坚持念《大悲神咒》49遍,以祈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