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真是命中注定,而我却因修行躲过这恶缘!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婚姻真的是命中注定,我却因修行躲过恶缘

(作者:佛弟子 妙道)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1124.html

我是2015年1月1日正式信佛学佛,8个月后皈依。每天大量持诵观音心咒。今天发文,是想讲述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。

大约10年前,精通算命的外公,给我占卜一卦,对我的姻缘做了一个推断,提到最适合我的人,是小我一岁的。但是,他对这段姻缘极度不看好。

在2013年,我遇到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人,直接对我说,真命天子在2014年出现。但是,在我走后,他悄悄对我朋友说“这姑娘的姻缘不好,虽然不愁钱,要她多做点好事。”

在2014年,我遇到了某个比我小一岁的男人,我俩的兴趣爱好99%相似。周围的人都说我们很配。但是,我一看到他,就想骂死他。他是一媒体记者,身边很多女人,他如花蝴蝶在百花丛中过。

但是,一碰到我,就怂得半天也蹦不出一个字,只会傻傻地在我旁边。每次热情搭讪,都是被我各种嫌弃!我两次删掉他的微信,他都想办法加回来。时间久了,大家都取笑他是自取其辱。即使如此,他还是持续地,在我不抓狂的范围内,保持和我的联系。

后来,我通过一个很可怕的催眠,看到了前世。如若没有偏差,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会见到他就来气,各种张牙舞爪;他见到我,就如同老鼠见到猫,害怕得瑟瑟发抖,却就是不走开。

在那催眠里,我看到我本是广西的一个小家女子。

第一个场景:未婚夫表哥要外出求学还是什么的,我在江边送行(就是20元人民币后面的那个山峰下)。船远去后,一回神,发现丛林里有一双怨愤的眼睛。

第二个场景:是那一世的我,被他的前世强暴了,还珠胎暗结。

第三个场景:家族发现后,觉得丢人现眼,将那一世的我淹死江中。未婚夫表哥拂袖离去,觉得未婚妻丢人。

第四个场景:他的前世,在我的前世淹死后,跳江殉情了。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救我,反正,他就抱着尸体沉入江中,还说“来世再在一起”。

我认为,他之所以对我念念不忘,始终不舍弃,很重要的原因,是因为前世死前的愿力:“来世再在一起”。

所以,我极度排斥和他接触,一度当他瘟神般躲避。后来,通过闻思了解到命是可以改变的,既然袁了凡可以通过培养福报来改变既定的命运,我是不是也可以?

基于这样的想法,我对菩萨表了心思,我不想他因我而死,也不想和他结夫妻的缘,但是,我可以许诺,当我修得成就,将来必定度他。我开始每月放生,并且,每天持诵观音心咒与心经回向。功德回向给与我有缘的一切众生(当然也包括他)

在2015年年底,我通过向菩萨求看到我和他的未来显像,看到未来还有婚姻生活。于是,在善知识的引导下,

◆我受持五戒,从身体持戒,逐渐过渡到意念也持戒,过程真的很难很辛苦,因为连意婬都不可以。

◆除了每月拿出工资的百分之五去放生,还开始参加大量荟供、火供,提高了放生的支出;

◆观照己心,每天努力让自己所思所行,不要和自己的利益有关,只与利益众生相关;

◆观音心咒的持诵量从每天的5000,一度飙升到2-3万/天;

其他太细节的就不说了。

在2016年间,我的面相先发生了改变,鼻梁变高了,眼睛变大了,嘴变小了(不再血盆大口),大家说我变漂亮了。

年底,我求问菩萨,到底那记者和我还有没有纠葛。如果有,请给一个明确的显现,如果没有,也请给一个明确的显现。当晚,我梦到另外一个男的和我相遇的过程。

第二天,我跑去问菩萨,这是怎么回事。当晚,又梦到十年后,我和我丈夫在一起的画面。反正可以确认不是那记者了。由于我唠嗑着要知道那人的特征,结果第三个晚上,梦到了那男人的名字。

在2017年初,我打卦,得知我们的缘分所剩无几,只要精勤念诵三个除障类型的咒文各自10万就差不多了。而4月1日,他闪婚了。我当场心里松了口气。

在佛菩萨的加持下,我终于掐断了这段孽缘!

我思索这个事情可能能对一些师兄学佛增上信心,所以,将这段经历发出来,希望大家看完后,能知道勤培福报、调整发心,持戒修法,真的可以改变命运!

说柔软语的必要性 学佛修行

说柔软语的必要性

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,说特别难听的粗语,将会扰乱他人的心,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,则失毁了菩萨的高尚行为。因此,不管在什么场合中,与什么样的人交往,都应该说温和悦意、具有实义、吐词清楚的语言...
净土法师:婬与杀的关系 学佛修行

净土法师:婬与杀的关系

【又或交结聚会。兴兵相伐。攻劫杀戮。强夺迫胁。归给妻子。极身作乐。众共憎厌。患而苦之。】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,杀、盗、婬,婬最容易犯,也最可怕,它跟杀有分不开的关系。这个罪过,婬再加上杀,就是无间地狱。...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 学佛修行
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

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自古以来,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。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?「五福」这个名词,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。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,大部分的人都听过「五福临门」这个成语,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