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

最真实的人物    最中国的故事    最该学的榜样    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

亲爱的听众朋友: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30772.html

大家好!今天是六一儿童节!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。梁启超先生曾说,「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;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……」少年儿童,作为国家的未来,要想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,首先要有良好的德行。所谓:德不孤,必有邻。

今天,我们故事的主角,他,一个孩子;他,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;他,只有9岁,从小孝敬父母,而后被举孝廉,忠于职守,勤政为民。他的名字叫——黄香。

九龄黄香 扇枕温衾 为官勤政 天下称颂

黄香,字文强,汉朝时期江夏人。小时候,家中生活很艰苦。在他9岁时,母亲就去世了。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,在母亲生病期间,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,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,母亲去世后,他对父亲更加关心、照顾,尽量让父亲少操心。

冬夜里,天气特别寒冷。那时,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工具。一天,黄香晚上读书时,感到特别冷,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。他想,这么冷的天气,父亲也一定很冷吧。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,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。想到这里,小黄香心里很不安。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,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,给他铺好被子,然后脱了衣服,钻进父亲的被子里,用自己的体温,焐热了冰冷的被窝之后,才招呼父亲睡下。父亲很受感动。

夏天到了,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,而且蚊蝇很多。到了晚上,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,尽管每个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,可仍不觉得凉快。夜深了,大家也都困了,准备睡觉去了,这时,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。

「香儿,香儿。」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。

「父亲,我在这儿呢。」说着,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。满头的汗,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。

「孩子,你干什么呢?这么热的天气。」父亲心疼地说。

「哦,我看屋里太热,蚊子又多,就用扇子在屋里扇一扇。这样蚊虫就跑了,屋子也显得凉快些,您好……」黄香话还没说完,就被父亲紧紧地搂在怀里,「我的好孩子呀!」

以后,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,晚饭后,总是拿着扇了,把蚊蝇扇跑,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,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,能舒适地早些入睡。

就这样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,在街坊邻居传开了,人人都夸奖黄香。9岁的小黄香也被人称颂曰:「天下无双,江夏黄香」。人们都说:「能孝敬父母的人,也一定懂得爱百姓,爱自己的国家。」

江夏太守听说了黄香的事蹟后,将他征召为「门下孝子」。从此,黄香举孝廉入仕,果然不负众望,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。

公元84年,汉章帝特别下诏命黄香至东观阅览官藏的典籍。正逢千乘王刘伉当时在行加冠礼,章帝在中山王府第,召黄香至殿下,向诸王推荐说:「这位就是『天下无双,江夏黄童』啊!」左右臣子没有不为之另眼相看的。

汉章帝时期,黄香被拜为尚书郎,是皇帝身边的近臣。他工作尽心尽责,昼夜不离尚书台。

到汉和帝时,黄香先后被拜为左丞、尚书令,更受重视。一次,他本来要被任命为东郡太守,可他认为自己不适合,就极力推辞。汉和帝也不想让他离开,就让他留下继续任尚书令。黄香也没辜负皇帝的信任,将军国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。

汉安帝时,黄香被任命为魏郡太守,任期内,魏郡遭受水灾,他把自己的俸禄及皇帝赐的钱财都捐出来赈济灾民,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。

黄香的一生,以孝子、贤人驰名于世。清代进士蔡振中曾在拜竭黄香墓时题诗一首讚曰:

南国无双土,东京第一流。

风霜余孝魂,爵秩贲荒丘。

姓字樵人识,笺书国史留,

更行琼葬处,千载哭忠侯。

听故事 长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

细讲弟子规 第十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十集

诸位朋友,我们接着上一堂的课程: 【居有常。业无变。】 所以我们的学业,我们的事业、家业要好好经营,让父母能够安心。刚刚也提到,行业应该要选择自己适合的,然后尽心尽力去发展,绝对不能好高骛远。很多人在...
唐张李氏 扶姑乞讨 拒聘挥银 贞孝尽职 传统文化

唐张李氏 扶姑乞讨 拒聘挥银 贞孝尽职

「孝顺公婆,比如爷娘,随他宽窄,不要怨伤」,这是明代学者吕近溪在《女小儿语》中的教诫。意思是说,孝顺、奉养公婆,要像孝顺、奉养自己的父母那样,无论公婆对自己怎样,都不要抱怨和哀伤。他还说:「只怨自家有...
命不好的人,一定没有好口德 传统教育

命不好的人,一定没有好口德

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。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,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得出来。所以口业很重要,人一辈子缺德事不会天天做,但是缺德的话,难听的话,不正经的话可能会天天说。日积月累,福报都从这张嘴里跑光了,所以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