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宽心量,不为自己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希望真正能够往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只要不能放下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还是为自私自利,这种行为怎麽能往生?念佛念得再好,一天念十万声,也不能往生。必须要知道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心地都是真诚、清淨、慈悲。

人没有智慧,就是烦恼不肯捨尽,归根结柢就是我常讲的自私自利,这是我们的病根。病根不拔除,就是有不善夹杂在其中,你纵修善业,不纯;不是纯善,不能往生。西方极乐世界“诸上善人俱会一处”,这一句话要特别记住。我们不是纯善,不是上善,念佛念得再好,都不能往生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30601.html

起心动念完全为众生,不为自己。这桩事情难,可是你要想真的往生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你非这麽做不可。你起心动念还有自己、还有名利在裡面,极乐世界去不了,佛念得再好,你的善根福德有欠缺。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自私自利没放下,名闻利养没放下,贪图五欲六尘享受没放下,贪瞋痴慢疑没放下,你怎麽能往生?

如果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,诸位一定要知道,决定不能往生。常言说得好: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。为什麽他念佛念得那麽好,不能往生?心量太小,起心动念自私自利。西方世界,经上讲得很清楚,“诸上善人俱会一处”,心量小就不是善人,念得再好,阿弥陀佛欢迎你去,那边大众不能接受你,因为你心量太小。什麽时候把心量拓开,你往生就有指望。所以第一个,我们要念念想一切众生的利益,不要去想自己。

我们学佛,特别是学大乘,那又想我们是凡夫,业障习气都还没断,我到底应该怎麽学?这是很严肃的课题,我常常劝导同学拓开心量,从这裡下手。量要大,要能包容,不可以小心眼,小心眼是决定不能入门,入不进去,心量要大。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想,为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想,不要为自己想。

发菩提心就是跟诸佛菩萨一流的人物,起心动念不为自己,为一切众生,为正法久住,为弘法利生。我们学佛的四众弟子都要发这个心,这个心要发得真、要发得恳切,没有为自己。今天无论我们是什麽身分,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,都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这就叫行菩萨道。

我们应当向佛学习,决定没有自私自利,念念为众生。我活在这世间,不是为自己活的,为一切众生活的,为诸佛菩萨正法久住活的,不为自己。换句话说,一个人不为自己,自己没有得失,你说多自在!

佛法是大乘,佛法是普利一切众生,佛法决不是自私自利。为我就是自私自利的心,这个心不能往生,阿弥陀佛再慈悲想接你去,西方世界大众不欢迎你,阿弥陀佛也没办法。每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都跟阿弥陀佛发同样的愿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,没有这个愿望,你怎麽能往生?这就是我们全心全力,一心一意,只为帮助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,这个心决定往生。你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,所以四十八愿第十八愿,一念、十念就能往生。

有福大家享 学佛修行

有福大家享

生活里面,我们一定要求节俭,不要浪费;要惜福,纵然自己有福报,也要惜福,不要浪费。多余的福报,分给众生共享,你的福报就愈来愈大,你的福报就永远享不完。不要自己有福,自己一个人把它享尽了,这个是错误的。...
没有留恋,一切随缘 学佛修行

没有留恋,一切随缘

《楞严》上说得很好: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。」我们要学着能转境界,不为境界所转,你就顶天立地。不要怕死。跟你讲个老实话,没有死。死是什么?死是一个转变,时空境界的转变。没有死,在六道轮迴哪里会死?舍身、...
知耻,是认真修行的开始 学佛修行

知耻,是认真修行的开始

虽然名为佛弟子,我们受了三皈五戒,出家还受了三坛大戒,对于佛陀的教诲有没有真正去体会,有没有认真去修行?难!少之又少,太少了。心里面很想做,就是做不到,为什么做不到?随顺烦恼习气,原因在此地;无始劫的...
离四相,得清净 学佛修行

离四相,得清净

佛跟我们讲的四相,他告诉我们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都是假的;世间人贪着,觉悟的人、诸佛菩萨舍离。我们听懂了,就得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学习,学习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怎么个无法?心里没有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