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安士全书》:蝇蚁索命​​、老鼠报恩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  恭摘自《安士全书白话解》
  蝇蚁索命(出《观感录》)节选13
  明末,无锡余氏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持斋奉佛。但他平生最讨厌苍蝇蚂蚁,一见就杀。七十二岁时,病得很厉害,大喊有无数蚂蚁爬入口中,又喊有千万苍蝇都来索命。一会儿,他看见引魂童子来,就死了。
  从余氏平时喜欢杀蝇蚁以及临终恶报的现象来看,那么他一生所谓持斋奉佛,一定只是做做样子罢了。否则的话,如来有无量威力,至心念佛一声犹能免除宿世重罪,哪有一生修持,反而不能免除现在之业啊!并且哪有真心奉佛,反而还要杀死蝇蚁啊!
  劝不要养猫
  人造恶业,就像繁殖葛藤一样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例如,以养猫来论,从世俗的眼光来看,所造恶业只不过是捕鼠杀生罢了。如果以明眼人来看,就能知道会滋生无量恶业啊!今试略说一二。因为老鼠本来无意害人,但我们忽起恶意要杀它,这就是“无缘杀”。我们自己无法杀它就利用猫来杀,这就是“教他杀”。看见捕鼠心里高兴,这就是“随喜杀”。看见捕鼠口里称赞,这就是“赞叹杀”。驱使猫到有老鼠的地方,这就是“方便杀”。想要猫天天捕鼠,这就是“誓愿杀”。本想养猫用它来吃尽自家老鼠,而猫正想吃尽自家老鼠,这就是“正杀”,也是“通心杀”。本想养猫用它吃尽自家老鼠,但猫反去吃邻家老鼠,这就是“盗杀”,也是“隔心杀”。养猫只是为了杀鼠,但又烹鱼给它吃,这就是“增益杀”。使亲邻仿效,后辈仿效,这就是“辗转无尽杀”。如此无量恶业,都从养猫那最初的一念引发开来,怎么能够不警戒呢!
  老鼠报恩(出《古史谈苑》)
  李昭暇参加会试,主考官看了他的文章,感觉不太好,就丢弃到一边,马上被一只大老鼠衔到枕边,丢了三次,老鼠也衔了三次。主考官很惊异就取录了他。发榜后问其原故,李回答说:“我家已三代不养猫了。”
  家中多养一物,就多造一种罪业。《菩萨戒经》说:“如果佛弟子长时养猫狸①猪狗,就犯轻垢罪②。”《优婆塞戒经》说:“养猫狸获罪,养猪羊等获罪,养蚕获罪。”经典记载很多,可惜世人无缘看见。爱惜物命的人,种花养鱼之类,都不可率性去做,因为会引来很多杀生的牵累。请仔细思考,不要认为是迂言。
  注:
  ①狸(lí离),即狸猫,又叫狸子,俗称野猫。象家猫,浅棕色,有褐斑。吃鸟和小兽,常盗食家禽。
  ②比重减轻一等,玷污净行之垢恶也。 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9335.html

南怀瑾:念佛的同时还要多放生修福 戒杀放生

南怀瑾:念佛的同时还要多放生修福

以下内容,为南怀瑾开示: 果报应非常快,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头子坐在一起吃饭,偶然谈笑,也谈真话。想当年五四运动以后,又过了几年,北伐成功了,我们看到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,在激进分子鼓动下,全国破除迷信,把...
癌症末期,放生得救 戒杀放生

癌症末期,放生得救

二十年前,加拿大有位著名的服装顾问兼电视节目主持人,安·库姆丝女士。当她事业爬上巅峰的同时,突然一个晴天霹雳!医生宣判她得了绝症——皮肤癌且已转移到骨头,只剩三个月的生命!一个人从健康忙碌的生活,突然...
一路放生,终于苦尽甘来 戒杀放生

一路放生,终于苦尽甘来

我和老公家的长辈们,我俩,及儿子的伯伯舅舅们学历都不低,工作稳定,收入都还不错,所以一直希望儿子也能学习上进,日后过上我们这样稳定且衣食无忧的生活。 可事与愿违,儿子乖巧听话,却在学习上缺乏智慧与兴趣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