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一法师|走得太近,缘分易尽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1阅读模式

认识很多人后,发现一点,所有的恩怨,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,靠的太近了,就起了麻烦。

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,一个家庭中,一个单位中,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。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一条裤子,分开后,可以死都不见面。因为彼此太好的缘故了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0216.html

人和人的感情,淡淡的就好,这样的关系,能够维持的久。如果一直浓浓的,两人浓如蜜,就是要分开的时候。老子说的,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返。如果一直感情升温,一定会退温的,这是宇宙的规律。

人和人适当的,就要保持距离,对人且说三分话,要保持一定的距离。这个距离体现在说话上,真的要少说话,话多了,都是废话,没有任何用处的。不管是夫妻之间也好,还是家庭中也好,适当的要保持距离,有了距离,才有感情。以前我认识一个师兄,因为彼此太好了。她跟我说啊, 你不要给我讲佛法,你可以度化的了别人,但是度化不了我。我想想也是,太近了嘛。后来她离开了厦门,离开后我也懒得联系,所以慢慢的她就能想起我的功德,想起我的话,慢慢的觉得我的话很有道理。然后喜欢看我的空间了,也慢慢觉悟了很多。所以发现,还是保持一些距离比较好。

我见过一句话,为什么佛陀旁边曾经出现了像善星比丘,提婆达多一样的叛徒呢?因为太近了,靠的太近了,看不到对方的功德,观察不到对方的法身,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只看到生活中平凡的佛陀。靠的太近了,缺少了一种恭敬心,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。感情好了,往往产生贪着心,而这种贪着心,就是将来我们恨对方的根源。没有爱,也就是没有了恨。

靠的太近了,师父真的没有办法度化他们,却常常看到了师父的缺点。我现在常常想起师父的一句话,他说,你们要远离我,看看我的开示,想想我就好了,不要去亲近我。很多人一亲近,往往看不到对方的功德,却看到过失,这不是一种造业吗?

人和人的关系,真的很有趣的,没有一种恭敬心,真的很难维持下去,夫妻之间也是如此的。我们讲要恩威并施,又要恩,又要有威德。这样才能维持好。就像我恩师,他一发起脾气来,观音寺谁都怕他的,但是好起来也不得了。他身上就有一种磁场,所以我们一想到他,都有一种加持力,有一种恭敬心。我们能对师父产生恭敬心,这也是师父的功德啊。

记得有位法师讲过一句话,当你真的见到佛陀时,你连成佛的心都没有了。因为佛陀是那么的平实,那么的普通。所以你见到了,我们觉得佛也不过如此。又如何能想着成佛呢。但是真正有功德的人,也是很平实的,我们没有福报时,往往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。

人和人的相处,真的是一种艺术,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的。要学好一点,真的不容易。我觉得有点很重要,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,不要去求对方,无欲则刚嘛,不求于对方,然后多多的为对方做事情,这样子关系就慢慢的好了。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糕,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。这就是造成翻脸的原因。

君子之交,淡如水啊。让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吧,不需要太多的好来好去的。同时别人给我们任何东西,我们都要感恩,唯有感恩,关系才能持久,夫妻之间没有感恩,两人就是讨债鬼,互相讨债,两个讨债鬼在一起生活,能开心吗?人和人之间没有感恩,对方好,对他来说,就是一种还债,还完了,就完了。再想要对方对自己好,再也不可能了。这也是因果的定律。
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都是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巨大的任务来的。任务完了,他就走了。人和人的缘分也是一个任务。仅此而已。如果淡淡地交往,下辈子还能很好的继续的。

如何弥补曾经堕胎罪业的方法 学佛修行

如何弥补曾经堕胎罪业的方法

孩子可以说是女人全部的希望和寄托。如果你希望你和孩子,还有家人一生平安、幸福、吉祥,那么,女性在一生中都应该极力避免堕胎。而做为孩子的父亲的男性,则更有义务协助您的伴侣避免犯下堕胎的罪业,这些罪业一旦...
  如何随顺众生 学佛修行

  如何随顺众生

现代这个社会,我们大家都感到忧虑不安,原因在哪里?就是彼此都不肯随顺,每一个人都执着自己的意见;不同的意见就会发生衝突,这是不安定的根源。佛弟子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面,应该做一个表率、做一个榜样,别人不能...
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? 学佛修行

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?

我们每一个人,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,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。但从无始以来,在漫长的轮回中,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,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。龙猛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中也说:“大海水干竭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