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古礼的本质

觉海慈航
觉海慈航
管理员
3351
文章
1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

古代的拜师礼是在私塾里面,由父亲带着孩子来行拜师礼。一开始父亲在前面,孩子在后面,先对孔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。拜完以后,请老师上座,也是父亲在前,孩子在后,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。一个孩子五、六岁以前,最尊敬的人是谁?我们从孩子的言谈中,了解他的心理状况,开口都是我爸爸说,我妈妈说。去学校读书以后,变成我们老师说。再往后,上初中了,变成我的同学说。在每一段期间内,做父母的要好好做,当老师的要好好当,让孩子正确的做人态度扎根下去。他如此尊敬的父亲,居然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,父亲如此尊重老师,所以这一拜下去,孩子对老师的恭敬心就会达到极处。

学问要有所成就,必须从诚敬心去求,印祖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,“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”。古代的礼仪都有其深远的影响,而现代人只是看到礼仪的表面现象,并没有了解礼仪的意义与本质。我在从教的过程中,第一年带班,有一位老奶奶差不多已经六、七十岁,她的孙子忘记带东西,老奶奶就帮孙子拿来,爱孙心切。孩子忘记带东西,应该要自己负责任才对。我们在四楼,所以老人家爬上了四楼,气喘得很厉害。此时,刚好见到我。老奶奶马上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,她说:“蔡老师好!”这一躬鞠下就压在我的肩上。一个老人家能这样的诚敬,给我们鞠躬,我们要对得起老人家这一躬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19183.html

我在那时深刻体会到,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,不好好教就对不起人家的后代子孙。我感觉到,从前行拜师礼时,这些老师坐在那里受人家三跪九叩,是什么感觉?如坐针毡。为什么?一个读书人,连占人家便宜的念头都没有,更何况受人如此大礼,更是诚惶诚恐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成就学生的恭敬之心,古代的老师真正不简单。接受此礼之后,时时刻刻要想着,我假如没把人家的孩子教好,如何对得起他的父亲行此大礼之恩?所以,我们可以从古代师生间的行为中,了解到师生的情谊,并看到老师对学生的一种道义、恩义。

布施几千万都嫁不出去的女儿,为何? 传统教育

布施几千万都嫁不出去的女儿,为何?

秦老师讲述:还有一个做传统文化,做的更厉害的,盖了三座寺庙,每一座寺庙都花几千万,做传统文化做慈善,做的在传统文化界在佛教界都是有影响的,我也经常赞叹他,他们家发生一件什么样的事情,他三个孩子,老二老...
惜字功德和善报 传统教育

惜字功德和善报

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,你有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不要这样做?你有没有阻止?在当今印刷术发达的时代,似乎来得极为方便和容易的字纸变得都只不过是随手丢弃的垃圾,没有人想到敬惜字纸能有什么功德善...
蔡礼旭:全民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做起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全民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做起

现在吃饭,孩子都先跳上桌去,父母都还没吃,他喜欢吃的已经吃了一大半。教育孩子,心很重要,长他的善心,当他在那里吃都顾不上父母、顾不上家人,他以后出社会还顾得上谁?我们得从孩子一生去著眼,他现在所养成的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