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警察的《弟子规》读后感

觉海慈航
觉海慈航
管理员
3351
文章
1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

“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……”刚读《弟子规》我就被它所震撼,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。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,三十岁了才结识《弟子规》这本好书。通读之后,我感慨万分,《弟子规》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,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,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,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,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。我出生于七十年代,这本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优秀作品却与我失之交臂,我认识它太晚了。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,我感到非常的幸运。
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《童蒙须知》改编,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,改名为《弟子规》,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。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,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,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、工作、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有句话叫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而《弟子规》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,用简明通俗的语言,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、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。我们都是普通人,大量的日子,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,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,都注重细节,把小事做细、做透,把它做好、做到位,那就会出现 “细中见精”、“小中见大”的不平凡。
学习了《弟子规》后我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。
“父母呼、 应勿缓、 父母命、 行勿懒、 父母教、 须敬听 、父母责、 须顺承”,这个古代从三岁孩童到古稀老人皆知的道理,我们现代人有多少人知晓?即便有个别人记得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但却往往忘记了自己对父母也要尽孝道的道理。
前段时间母亲到我这来小住了几个月,想起我对母亲的态度,不禁让我感到汗颜和羞愧。母亲身体不好爱唠叨,经常一件事情反复说好几遍,而我有时就会不耐烦的打断她的话语,母亲往往便不再做声。但她那神情却让我非常懊悔。《弟子规》教导我们为人子女,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,居处是否暖和。夏天,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。每早起床,一定要看望父母亲,请问身体是否安好;傍晚回来了,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。外出时,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,回家以后,一定面见父母亲,让他们感到心安。我扪心自问做到了吗?这差距不是一点点呀!
还有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,有时因工作一忙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,说话不是很柔和,“怡无色,柔无声”没有做到,和同事讨论问题,往往由于意见不统一,而急于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,使声调不知不觉的提高了。
像这样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很多……
感谢《弟子规》,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养成和道德品质。学会用《弟子规》来规范言行,指导生活和学习,培养自己孝亲尊师、温和谦逊的品德,以恭敬的心、谦卑的态度、彬彬有礼的行为,来对待一切人、事、物,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。 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19164.html

寿康宝鉴关于夫妻房事次数的论述 寿康宝鉴

寿康宝鉴关于夫妻房事次数的论述

根据《寿康宝鉴》保身广嗣要义中记载: 孙真人说,人的这个身体,不是金属铸成的钢铁之身,而是气血凝聚而成的血肉之躯。人如果对色欲一事不能自我控制,开初认为偶尔放纵,没有什么防碍,接着便是日损月伤,精髓亏...
《寿康宝鉴》推荐语 寿康宝鉴

《寿康宝鉴》推荐语

◆ 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——孔子 ◆ 养心者,莫善于寡欲。其为人也寡欲,虽有不存焉者寡矣。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寡矣。——孟子 ◆ 人未有不愿自己及与子孙悉皆长寿安乐者,若于色欲不知戒慎,则...
秦东魁:如何培福 传统教育

秦东魁:如何培福

你今天所行的善,反作用力回来,你的善比较多,你今天作的恶,反作用力回来,你的祸就比较多。 一秦东魁 01 孝顺父母关心手足得内福 讲到培福,同时培养内福和外福,二者缺一不可。 怎样养内福呢?尽孝! 人...
蔡礼旭:学习《弟子规》经营好婚姻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学习《弟子规》经营好婚姻

蔡礼旭老师主讲 我们推展《弟子规》和传统文化,这几年来有好多夫妻来听课,有一些是已经离婚的。其中有一个东北的女人刚离婚不久,孩子才一岁。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,父母已经离异了,可能那个胎教影响就很大。因为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