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邪婬十三法

觉海慈航
觉海慈航
管理员
3349
文章
1
粉丝
戒色心得评论阅读模式

介绍13种最适合现代人的方法。平时选最适合自己的常作心理练习,在关键时会使自己警醒,从而躲过危险,抵御住诱惑,保护好自己。

一、念惧恶法:万恶婬为首,邪婬乃犯深重罪恶,而且邪婬恶业,缠累多世,不易消除,故不可邪婬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1207.html

二、念地狱法:邪婬障碍光明心,乃堕入地狱、恶鬼、畜生三恶道受苦受难的原因,故不可邪婬。

三、念前途法:邪婬最损阴德,容易折减福寿禄,导致前途暗淡,为前途计,绝不可邪婬。

四、念身病法:邪婬会招来许多可怕孽病,例如爱滋病、梅毒、疹毒、疮瘤毒等,一旦缠身,难救可怕,故不可邪婬。

五、念报应法:经营色倩行业或身犯奸婬,会危害别人的名节生命身体,乃受冤魂惨烈附身、及地狱严刑报应。故绝对不可经营婬业,绝不可身犯奸婬。

六、立即说“不要”法:出门在外,尽量把握时间,提前回家。如果不得已 ,投宿饭店、旅舍、宾馆时,一定要拒绝应召小姐,必须毫不迟疑的、立刻的说不要,以免一念之差,害自己败德丧行、痛悔终身。

七、不近不入避开法:大家都知道妓院是色倩场所,故能告诫子女远离莫近。但是现今社会却到处充斥著挂羊头卖狗肉的变相色倩行业,这些行业名目相当多,做家长的不可不知、青年男女更不可不知。举凡如有色倩活动的美容院、按摩院、洗脚房,休闲中心、舞厅、酒家、KTV、卡拉Ok等,以上场所,除非确定是单纯正当营业,否则这些场所都满布色倩陷阱,读者们绝对不可好奇进入。无知而入,必将失足于婬海漩涡,成千古之恨,悔之莫及。但愿家长们都能先告诫子女,读者们也能劝诫朋友,对以上色倩场所,不可近!不可入!绝对要避开!祸福只一念间,愿读者们慎重三思!

八、想自己家人,将心比心法:引起自己婬欲的对象如果是女相时,可以把对方想象成是自己家中的母亲 、姊妹、女儿;如果是男相时,就把对方想象成是自己家中的父亲、兄弟、儿子。将一切男女,想成是自己家人,尊重对待。则将心比心,婬念即除,内心便能清净。

九、不看不谈法:戒婬先戒心,戒心先戒目。眼睛不看美色,不看为净 。嘴巴不谈婬色,不谈为净。让心口目远离诱因,则渐得清净。有他人谈时,应马上岔开话题,如做不到则应立即离开。

十、观想腐尸清心法:见外色而心生婬念时,立刻闭目,观想对方死亡的惨相,脸肉腐臭流脓,全身皮肤疮痘溃烂,很多蛆虫在身体中钻行爬动,十分可怕!此刻欲火全消,内心清净。

十一、念无常法:常念生命短暂,人生无常,有如朝露有如闪电, 一瞬即逝。再好的美色,转眼亦会老死,只留臭骨一堆。美色人生, 其实只是梦幻泡影的假相,绝不可执著,绝不能认假为真。

十二、忏悔发愿法:婬念重的人,常会感到戒婬不易,此时,必须每日至少一次,在佛菩萨或圣贤像前忏悔前世至今世的业障,如果不方便,面对天空,向空中诸佛神圣,合掌忏悔亦可。忏悔后,并真心发清净愿,内心默念: “愿我尽形寿,乃至生生世世,不犯任何邪婬的行为,不起任何邪婬的心念;愿我尽形寿,乃至生生世世,常生清净心、常存清净念、 常行清净行。” 忏悔发愿,知能真心诚意,对戒婬定然有效。笔者本身很惭愧,以往睡梦中偶会犯婬,故于每晚睡前,都会发清净愿,深觉有效。敬此提供出来,供读者们参考应用。

十三、念佛行善并重法:如果您觉得前十二种方法,对您戒除邪婬的效果上,依然无法彻底戒除。也万不可自暴自弃,请常念圣号,祈求南无观世音菩萨护佑加被。佛经上有说:“若有众生,多于婬欲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使得离欲。”圣号若能每日常念,效果定会彰显。此外也须力行善事(善事的种类,可参考《了凡四训》), 广积阴德。相信只要您下大决心、以大毅力持之有恒,随著您的努力,日积月累,戒婬的功效将越来越好,内心也愈来愈清净。最后,一定能完全彻底的戒除恶习。

拒绝女生投怀送抱,得佳缘 戒色心得

拒绝女生投怀送抱,得佳缘

我以前经常上H色网站并且SY,现在虽然比以前少多了,但是还是会偶尔犯一下,所以先忏悔一下,并发愿彻底戒除。 我今年27岁,一直没有女朋友,家人有些着急了,看着身边的朋友有的结婚了,有的虽未结婚,但是也...
半年来的戒邪婬小小心得 戒色心得

半年来的戒邪婬小小心得

真正的力量在纯净之中,记住纯净的感觉。 说一下我半年来的戒邪婬的小小心得,愿大家一起共勉。 1,每次邪婬的念头一来,就不能放任不管,如果心里想,我只是稍微幻想一下,只是想而已,绝对不会手婬的,那这个念...
戒色两年完全恢复,分享恢复方法 戒色心得

戒色两年完全恢复,分享恢复方法

首先感恩能有这个机会忏悔一下自己的邪Y经历,以及给大家提供一些自己戒除的一些宝贵经验,能有机缘看到这篇文章的,我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有福报的,毕竟国内邪Y的人肯定上亿人了,能接触戒色知识的还是少部分。 所...
为什么说戒邪婬也是因祸得福? 戒色心得

为什么说戒邪婬也是因祸得福?

我们初中的时候都学过一篇名为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的课文,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孟子,如果你对这篇文章的题目感到比较陌生的话,那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你肯定耳熟能详: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