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藩外孙的发家之法

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,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。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,编成《保富法》一书来谈持久发达与发财之道。以下内容是聂云台先生先祖的积善事迹:

我家祖籍江西,七世祖乐山公出生于清朝康熙十一年。他的学问很深文章做得很好,但未参加考试,而是跟从祖父学医,并开了一家小药店。因为他的医术精良而且又乐善好施,所以医名大著。康熙四十二年,衡山发生了大瘟疫,求医的人昼夜不断,因而救活了很多人。乐山公对于穷人和受刑犯救济尤其的多。乐山公在衡山的时候,常到监狱里为犯人义诊,直到八十多岁时,仍然常到监狱为病患义诊。乐山公八十四岁的时候,在某一天的深夜里大雪纷飞,有一个病患家属敲门求医外出赴诊,儿子拒绝来人,乐山公说:“这应该是生产急诊,怎么可以延迟医治呢?”穿上木屐随同来人前往赴诊。这种舍己救人的情操令人钦佩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8901.html

老天有眼,明察秋毫,报施给乐山公的果报也特别的丰厚。乐山公九十三岁的时候,孙子肇奎,获得乾隆壬子年乡试的第二名。曾孙有七人,镐敏、铁敏两人都是翰林,并膺任主考学政的官职;鏸敏、钰敏两人都是举人,做过县官;镜敏在拔贡考试通过后,派在军机处任职;而镇敏担任京官,钑敏则选上孝廉方正,当时人们尊称他们为“衡山七子”。

乐山公的子、孙、曾、玄四代都发了科第做官,到了第五代我的祖父亦峰公,考中咸丰癸丑年的翰林后,历任广东石城新会的知县,高州府的知府及奏奖道员,居官廉洁,造福地方。到了第六代我的父亲中丞公,更为贵显。本人忝为第七代,仍然承受着乐山公的余荫遗泽。

孟子说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”。乐山公的厚德泽被子孙,已经超过孟子所说的五代了。究其原因,乐山公医术高明能救活病人已经不容易了,又能轻财仗义诚心济人,更是难上加难了。我们所见到各地的许多名医,靠行医积了不少财,甚至千万、亿万财富的也大有人在,但是财富能够传到第三代的却是很少,就算偶然有例外,也必然是医术精湛又好行善布施的医生。

以上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的家族史。民国时期,《保富法》一书曾在上海《申报》连载,轰动整个上海,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金四十七万余元(当时的四十七万元很值钱),各界名流纷纷响应,一时传为佳话。

古人讲,富不过三代。现在的人甭说三代了,两代、一代都过不了。想要发财致富的朋友,《保富法》所说的生财之道是具有参考意义的。

最损阴德的十件事 行善积德

最损阴德的十件事

《了凡四训》:阳善,享世名。阴德,天报之。 万世传家之宝训 古人讲:一个人阴德的多少,影响他一生的运势。经常损耗阴德的人,就会多苦多难,积阴德的人,就会多福多寿。 《司马光家训》中说:积金遗于子孙,子...
明如居士:积德累功的公案_太上感应篇 行善积德

明如居士:积德累功的公案_太上感应篇

《感应篇》中的“积德累功”是让人们心存利益众生之志,而且要不畏劳苦与艰难,不要半途而废,不要经常懈怠不为,而要时时奋进,坚持不懈,持之以恒。 《感应篇汇编》中有这样一则公案:过去有一个傅先生,从小就喜...
暗中助人,大病不死有后福 行善积德

暗中助人,大病不死有后福

公元前91年,西汉爆发巫蛊之祸,结果导致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含冤自尽。才几个月大的皇曾孙刘询被牵连入狱。时任廷尉监的官员丙吉,深知小孩无辜,特地派人暗中抚养刘询,甚至顶住压力,将此案拖了几年也没有判决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