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儿女不孝顺? 从饭桌上菜开始,就做错了

清新人生
清新人生
作者
932
文章
0
粉丝
传统教育1 2阅读模式

为什么儿女不孝顺? 从饭桌上菜开始, 就做错了

虽然说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出于天性,多数并不求回报,但是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孝心。可希望和现实总是两码事,生活中,不孝顺父母的儿女并不少见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20418.html

某地一位80岁的老婆婆,老伴过世得早,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5个儿女。如今儿女都已成家,有的甚至有了孙子,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照顾母亲。天寒地冻,儿女把老母亲赶到走廊住,说家里实在住不下。

母亲想起以往就忍不住流泪。年轻时,她为了孩子不受委屈,没有选择再嫁。自己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,辛苦操劳,舍不得吃,舍不得穿,只恨没有两双手干活,能给孩子更好的条件。没想到,孩子养大了,一个个却都成了“白眼狼”,对这个老母亲没有一点孝心。

有知情的邻居说,摊上不懂事的孩子是一方面,也怪老婆婆当年对孩子太娇惯了。孩子从小起,他们家里吃饭,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地上忙活着做,还没做完呢,孩子们就开吃了。只因为母亲怕饭菜凉了,孩子们吃了不舒服。等母亲上桌吃饭,基本上前边的盘子都见底了。最后上桌的菜,母亲也是摆在孩子们面前,催着他们吃。这个习惯后来孩子大了也一直沿袭下去,没人想到,应该让母亲先吃。

孩子的心灵生来像一张白纸,你给他画上什么,就是什么。从小让他知道,父母为孩子辛苦操劳,孩子应该孝顺父母,慢慢地他才会有孝心;从小把他宠上了天,除了自己,心里没有别人,长大了他怎么会孝顺?著名的教育家卢勤说,“爱心是什么?爱心是个口袋,往里装是满足感,往外拿才是成就感和幸福感,要让孩子一生幸福,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付出。”

遗憾的是,现在的大多数父母,只是一味地给孩子付出爱,却不给孩子机会学会爱。

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,自己节衣缩食,却把最好的都给儿子大全(化名)。一天,母亲炒了一盘虾,放在大全面前,大全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。最后只剩几个了,母亲才吃,大全说:“你给我吐出来,那是我的。”

卢勤说,一个家庭,假如在饭桌上菜时家长摆错了位置,将来就没有你的位置。

那么正确的摆菜方式是什么呢?家里有老人的,刚上的菜摆在老人面前;没有老人的,摆在父母面前。大人没上桌动筷,孩子不能动筷。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,懂得尊重父母,热爱父母。

在生活中,很多家庭都像上边的单亲家庭一样,吃饭时以孩子为中心。孩子喜欢什么菜,就把这盘菜摆到孩子面前,父母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,四个大人一口都舍不得吃,心满意足地看着宝宝一个人大快朵颐。

甚至大人都没上桌,孩子就开动了。殊不知,长久下去,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唯我独尊、不孝顺父母的“小白眼狼”。这样的孩子即使走上了社会,也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。因为他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,做一切事只习惯于从自我的感受出发。

所以说,不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不孝子,就要从小做起,从饭桌规矩开始,做到长幼有序。不要乱了规矩,毁了孩子,也毁了自己。

蔡礼旭:孝亲逢凶化吉 传统教育

蔡礼旭:孝亲逢凶化吉

宋朝有一个孝子叫朱泰,常常走很远的路,去给父母买喜欢吃的。他是以砍柴为生,其实赚钱不容易。但是只要能让父母欣慰欢喜,再怎么辛苦,他们都觉得很喜悦,就像子路百里负米。观照我们自己,现在父母要我们做些什么...
当你的福报不够时,总是被业障拖着走 传统教育

当你的福报不够时,总是被业障拖着走

有福报就快乐,没福报就算呆在皇宫里也整天忧愁苦恼,就像堕在地狱里。没福报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,智慧慈悲人品财富美貌气度,乃至所有一切都是福报的体现。 我知道发脾气不好,但还是会发脾气;我知道吃肉不好,...
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,原因出在哪? 传统教育

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,原因出在哪?

唐代文学家萧颖士,4岁能作文,10岁补太学生,18岁中进士,才华出众。但他自恃才华傲慢无比。有一次他在旅店中叫了一壶酒独酌独吟。正赶上暴风雨,有位紫衣老人带着一名童子避雨。萧颖士见老人一副散漫样子,因...
万恶婬为首: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警醒 传统教育

万恶婬为首: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警醒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道德是一种基础的价值观,几千年的历史让这种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。然而,当人类面临诱惑的时候,人的本性往往会占上风,那么,这个时候,遵守道德准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万恶婬为首...
    • 阿弥陀佛
      阿弥陀佛 9

      阿弥陀佛,敬请念佛

    匿名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匿名网友
    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