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:学习传统文化正确的心态

觉海慈航
觉海慈航
管理员
3351
文章
1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在读经典,每一句都是我先来做,就对了。假如边读经边想,“谁要做,谁没做好”,越读越麻烦。真的,不懂这些经文,还挺谦虚的;懂了一些以后,拿着每一句看别人哪里不好。那读了三本经就变警察了,就麻烦了。

所以我以前读《论语》,心态不对,越读越倒退。所以受不受益,还得要是正确的心态。为什么呢?《论语》里面“君子”、“小人”的句子特别多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,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。结果我在念这些句子的时候,一念到“君子”,唔,君子,君子;一念到“小人”,唔,小人,小人。结果念了好久,一点都不受益,越学越傲慢,都看人家不是。后来反个方向读读看,一读到“君子”,唔,君子,君子;一读到“小人”,唔,小人,小人。每一句“小人”对到自己的问题,得力了。“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”,这个才是正确的心态,这个才是君子之风啊。戒色网-https://www.jiey.org/19200.html

所以,曾经跟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,她们边听课边在想,“哎呀,这一堂课怎么没有把我先生,拉也要把他拉来听,他最需要听了。”有一些老人家一听,“哎呀,这个我儿子最需要听了。”有一个老先生很有意思,我们讲的《幸福人生四十集》,印成书了。这个老人家看了好多遍,翻得那个本子都好旧了,他拿来给我看,“蔡老师,您看,我看了多少遍了,每一段我还下眉批。”真的每一段后面都写字。结果一翻开来写什么字呢?每一段写完,他就讲,“儿子要看”,下一段,“弟弟要看”,“太太要学”。写了一本,所有身边的人都得学,只有一个人不用学。所以假如这个心态学习,我想,他们家只要他走到、坐下来的地方,其他人马上站起来,“对不起,我要上厕所”,是吧,他到处都在看人家不是了,人家坐他旁边都很有压力。

学传统文化是让人家如沐春风,不是如遇台风,这个差别太大了。所以很重要,和谐的家庭社会,要从自己做起,不能要求别人。自己做不好,要求人,人家不会服气的。所以孔子讲,“正已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”,自己做好了,不要求别人,人家不会有埋怨。而自己做好了,而不要求别人,人家会感动,会佩服,进而效法。“正已”,自然可以感化别人。可是假如自己没做好,又要要求人,人家心里不服。比方说我们当父母的,给孩子讲,“不要看电视了,浪费时间”,那孩子话没怎么讲,心里想,“你看的还比我多,还说我”。“不要玩,玩物丧志,好好读书!”他心里想,“爸,你常常打麻将,还说我。”孩子不会服,下属不会服。甚至于人家心里都想,“你都五十步,还笑我百步”。

所以人了解这些人情事理,就懂得,重要的,要以身作则,自己要先做好,才能感化别人。所以大家回去之后,绝对低调去做,很多事情能成,都是能够默默付出,默默改过,默默提升自己。做很多事情很张扬的,都做不成事。为什么?一张扬了,人家就看你的好戏了。一张扬了,人家,“好啊,我看你有多厉害”,挑你的毛病。所以很多事情,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,可能就是自己做事太张扬。

比方说,你一回去,跟你太太讲,“我跟你说,我今天可是去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,以后做事业、以后教育孩子,都要听我的。”那你看你太太会怎么想?她服气吗?所以大家回去可不能这么做。诸位女士,妳回去不要桌子一拍,“以后孩子教育统统要听我的,我听过蔡老师的课。”假如大家是这么做,那以后我不敢来了,因为我怕来的时候,我怕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妳先生,妳先生长得又比我壮,他说,“我终于等到这个人了,害得我很惨。”跑过来,“你是不是蔡礼旭?”我一看他,喔,这么凶,好汉不吃眼前亏,我说,“我是他弟弟。”结果他说,“蔡老师没弟弟,他只有姐姐。”他对我们家很了解。因为他太太回去都跟他讲,“你给我坐好,看蔡老师讲课。”他被逼得很难过,所以听得我们家的身世他都知道了,知道我没有弟弟只有姐姐。

学习不能强迫别人,要自己学,学到先生、家里人说,“哇,《弟子规》传统文化太好了,把我太太变一个人”,“把我先生变一个人”。你不用拉他他自己就来学了。总要让人生很多的好事,是水到渠成,不是揠苗助长。那水到渠成,就是以身作则就对了。

秦东魁老师关于戒邪婬的100条忠告(下) 传统教育

秦东魁老师关于戒邪婬的100条忠告(下)

51.你说你没钱还没人相信,钱挣得很多就是没存下钱,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。这个命运格局是漏财,是破财,不是招财,不是存财。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邪婬导致的。 52.喜欢邪婬的人损伤精力,不...
细讲弟子规 第十四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十四集

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早上提到了,要劝诫别人有个先决条件,一定要先赢得对方的信任。假如信任不足,可能你劝他的时候,他会误解你,你是不是看他不顺眼?是不是在毁谤他?所以要先有信任。如何能够赢得亲友的信任...
状元乃是骑墙人:古人为何戒色? 传统教育

状元乃是骑墙人:古人为何戒色?

现代人都崇拜明星、美女,美女、帅哥天天挂在口头,再提戒色可能就被笑话精神有问题,古代人能做到拒色、戒婬,其实有其背后的深刻玄机。 这是一个关于嘉靖某生及时悔过,并考中状元的故事。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位书...
戒婬离不开孝道【附秦东魁老师开示】 传统教育

戒婬离不开孝道【附秦东魁老师开示】

亏什么也不能亏了孝道,诸事不顺主要就两个原因,一个亏孝,一个犯邪婬。其实犯邪婬就是不孝顺,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父母给我们吃好的,穿好的,我们却滥撸滥泄,把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