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求才能满愿? 学佛修行

如何求才能满愿?

我有一个亲戚,学佛放生七年,一直没有孩子。 有一天她梦到观世音菩萨对她说,明代藕益大师的父母求子,念了多少年大悲咒 ,才生藕益大师。送你一句话:三分求,七分修。怎么修?断恶修善。怎么求?竭诚恭敬。 从...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学佛修行
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

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不可以将这些法相放在心上,所有一切现象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对一切现象,不要生爱憎;顺自己意思的,不要有贪爱的心;不顺自己意思,也不可以有瞋恚之心。在这个顺境、逆...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 学佛修行
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

《金刚经》上佛教大家修学的总纲领,两句话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这两句话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纲领就这两句话。「不取于相」就是不着相...
时时处处皆道场 学佛修行

时时处处皆道场

我们是初学,这个世间人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,行!只要你心有余,心等虚空法界;力何以不足?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断,所以自性里面的德能没有恢復。但是,我们跟诸佛菩萨确实已经是同一个方向。从前不同方向,也就是说...
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 学佛修行

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

慈悲喜舍是性德的自然流露,但是性德流露还要靠修德的帮助。修德功夫不到家,性德不会现前!性德流露了,当然就是此地所说的『哀矣不伤,乐而不泆』。这两句都是讲慈悲喜舍得其正,不会产生流弊,不会产生副作用。这...
以直报怨 学佛修行

以直报怨

世出世间这一些圣人,教诲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什么?孔老夫子说:「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」,何况佛家教导我们「大慈大悲,怨亲平等」,这是在生活当中修忏悔法。别人对我们好,这有恩,我们要知恩...
怎样才是相应? 学佛修行

怎样才是相应?

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「一念相应一念生,念念相应念念生」,注重在念念切实之愿,这就是说一念相应的重要性。「一念相应」我们听得很多,也能够说得出来,究竟要怎样才相应?我们就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来谈,前面六方...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

●持佛号时,杂念纷飞,此是多知多见,心无正念之现象。欲此种境象不现,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,唯恐即堕恶道,励志念佛,了不起他种念头,久则自可澄清。(三)复丁普瀞书 ●修行之要,在于对治烦恼习气。习气少...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 学佛修行

称念药师佛圣号可获五福

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自古以来,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。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?「五福」这个名词,原出于《书经》和《洪范》。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,大部分的人都听过「五福临门」这个成语,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...
以直报怨 学佛修行

以直报怨

世出世间这一些圣人,教诲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什么?孔老夫子说:「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」,何况佛家教导我们「大慈大悲,怨亲平等」,这是在生活当中修忏悔法。别人对我们好,这有恩,我们要知恩...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学佛修行

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

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不可以将这些法相放在心上,所有一切现象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对一切现象,不要生爱憎;顺自己意思的,不要有贪爱的心;不顺自己意思,也不可以有瞋恚之心。在这个顺境、逆...
时时处处皆道场 学佛修行

时时处处皆道场

我们是初学,这个世间人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,行!只要你心有余,心等虚空法界;力何以不足?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断,所以自性里面的德能没有恢復。但是,我们跟诸佛菩萨确实已经是同一个方向。从前不同方向,也就是说...
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 学佛修行

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

慈悲喜舍是性德的自然流露,但是性德流露还要靠修德的帮助。修德功夫不到家,性德不会现前!性德流露了,当然就是此地所说的『哀矣不伤,乐而不泆』。这两句都是讲慈悲喜舍得其正,不会产生流弊,不会产生副作用。这...
怎样才是相应? 学佛修行

怎样才是相应?

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「一念相应一念生,念念相应念念生」,注重在念念切实之愿,这就是说一念相应的重要性。「一念相应」我们听得很多,也能够说得出来,究竟要怎样才相应?我们就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来谈,前面六方...